返 回
所在位置: 党史学习教育 > 学习实践
中共杭州市萧山区委关于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持续推进“产城人文”深度融合 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范例的决定
发布时间:2023-01-18 16:03:20

(2023年1月9日中国共产党杭州市萧山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杭州市萧山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萧山实际,引导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牢记殷殷嘱托,就当好全市领头雁、成为全省排头兵、争做全国先行者,持续推进“产城人文”深度融合,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县)域范例作出如下决定。

一、全面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1.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历史地位与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郑重宣示我们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深刻阐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全区上下要深刻理解蕴含其中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全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领会“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坚定不移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全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率先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化和共同富裕路径,以勇立潮头的姿态奋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在萧山的生动实践;全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汇聚起当好全市领头雁、成为全省排头兵、争做全国先行者的磅礴力量。

2.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深刻领悟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和实际行动,健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强化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闭环落实机制,坚定不移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市委有要求,萧山见行动”。

3.准确把握“八八战略”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八八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孕育和实践的集中体现,是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萧山生动实践的总抓手,是指引我们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范例的总纲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始终把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一以贯之践行“八八战略”,与贯彻落实2002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对萧山提出的“不断提升工业化,加快推进城市化,进而率先实现现代化”要求和“当好全市领头雁、成为全省排头兵、争做全国先行者”嘱托融会贯通起来,坚持好、运用好“八八战略”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与时俱进创新战略抓手、平台载体、重要举措,构建区域层面全方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实践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以萧山的先行先试为省市乃至全国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路径,提供范例。

二、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县)域范例,全面彰显“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风采

4.进一步明确“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县)域范例”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委决策部署,坚定不移以“八八战略”和总书记“殷殷嘱托”为指引,以“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标准全面推进系统性变革性先行实践,持续推进“产城人文”深度融合,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范例,在全市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全省“两个先行”中展现萧山风采,提供萧山范例。

5.进一步完善“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县)域范例”的目标安排。根据党中央“两步走”战略安排和省市委总体安排,到二〇三五年,“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率先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到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水平迈上更高阶段,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区(县)域范例。

到二〇三五年,我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形成以“科创+智造”为内核的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成高水平创新强区、人才强区,经济实力、创新实力大幅跃升,率先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先行区;城市综合能级、核心竞争力、国际美誉度大幅提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成为亚太地区重要国际枢纽门户;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卫生健康现代化;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生态环境质量、资源能源集约利用、美丽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率先实现高效能整体智治,法治萧山、平安萧山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区域治理现代化。

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兴产业形成集群优势,传统产业整体迈入中高端,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4%,打造全省一流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产业数字化第一区;亚运牵引城市能级提升,城市国际化步伐加快,城市核心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大幅提升,以临空经济示范区为牵引的国际枢纽门户功能持续增强,平台载体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城乡区域发展更加融合,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58以内;全域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人民全生命周期的美好生活需求得到更高水平满足,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精神品格融入社会生活各方面,历史文化魅力充分彰显,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更加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更加多彩,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开放、包容、创新”的城市人文品格全面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碳达峰碳中和取得明显成效,全域美丽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清廉萧山建设纵深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成为全省整体智治样板区。

6.进一步树立“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县)域范例”的工作导向。一是坚持勇立潮头。始终以“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标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风险意识,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二是坚持开放包容。将自身发展放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局中思考,主动接轨长三角、深度融入大杭州,不断塑造海纳百川、大气包容的城市气质,吸引更多的人才来萧山奋斗、更多的项目到萧山落地、更多的资源在萧山集聚。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起点,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最重大矛盾和问题上,率先破解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努力创造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四是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坚决破除各类制约现代化建设、共同富裕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放大数字化改革效能,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五是坚持共建共享。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强化人民主体地位,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六是坚持团结奋斗。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意志品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善于识变应变求变,在新的赶考路上激发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三、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实践地

7.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沿钱塘江串联临空经济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世纪城、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萧滨合作区等发展平台,积极争取省市更高层级支持,迭代升级“兵团”化会战、专班化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布局重构、资源重整、机制重塑,形成“两翼齐飞、多轮驱动”发展新格局。沿机场公路布局建设高能级航空都市走廊,加快把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成为世界级开放门户和临空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全面优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推动桥南区块与科技城区块高水平融合发展,做优做强江南科技城、市北、益农三大区块,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在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中名列前茅。推动钱江世纪城建设国际一流都市中央活力区,着力提升钱塘湾未来总部基地战略层级,加快打造杭州都市新中心、钱塘江金融城、大都市新封面。推动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萧滨合作区跨越式发展,纵深推进“萧滨一体化”,以高水平建设“中国视谷”为主线,加快建设时代智造走廊,形成千亿级视觉智能产业生态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辨识度的产业地标。

8.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锚定纤维新材料、智能汽车两大优势产业集群,智能物联、生命健康、高端装备三大新兴产业集群,绿色能源、绿色建筑、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着力打造“2+3+X”产业集群体系。到2025年,“2+3”产业产值(营收)规模突破3600亿元。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聚焦“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产业数字化第一区。构建“五企”培育体系,做大做强“链主型”龙头企业,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实现跨越发展,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单项冠军”企业10家以上,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25家以上。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持续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力争盘活存量工业用地5万亩、有机更新产业空间500万平方米以上,规上工业亩均税收突破37万元。坚持项目为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着力招引世界500强、产业链头部企业,实现项目数量、体量、质量新突破。聚力发展总部经济,持续深化与龙头企业合作,通过企业架构调整、政企合作产业基金等模式推动龙头企业高净值业务、板块在萧山集聚。坚持市场化导向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系统打造国资新体系,推动全区国资国企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净资产收益率位居省市领先地位,培育5家以上具有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上市公司。高水平构建新兴金融、文旅会展、新型商贸、智慧物流四大优势服务业和软件信息、科技服务、健康服务、文创服务四大新兴服务业协同发展的“4+4”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主动融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构建钱江世纪城、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等高品质消费空间,大力发展新消费、新零售和夜间经济,打响“亚运主赛地消费首选地”品牌。大力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支持跨境电商发展,探索以高端服务为先导的“数字+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全力建设数字自贸区。

9.构建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持续深化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支持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湘湖实验室等建设,共建具有重大战略性的合作平台,推动新型研发机构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打通研究成果和技术产品之间的“断裂带”。支持萧山技师学院打造省一流技师学院。持续推进质量强区建设,深化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建设,高水平建设萧山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实施更加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全生命周期的人才服务体系,实现顶尖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总量“双倍增”。充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全球研发中心,着力打造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创新梯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80%。更好发挥产业基金撬动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各类科创载体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全方位推进“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科技创新指数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勇夺全省科技创新鼎。

四、加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建设,打造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实践地

10.以亚运牵引城市国际化。贯彻“简约、安全、精彩”办赛理念和“五精(经)”“五高”要求,坚持城市侧和赛事侧“两手抓、两线并进”,做好亚运场馆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扎实开展实战测试演练,周密细致做好赛事组织服务和维稳安保,确保举办一届精彩、成功、圆满的亚运盛会。持续放大亚运综合效应,高水平谋划“后亚运”发展路径,全面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资源配置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统筹考虑亚运设施赛后利用,强化体育场馆的公益属性与市场化运营的有机结合,推动赛后一体推进、无缝衔接。加快杭州大会展中心建设,发挥世界旅游联盟总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亚运体育场馆等平台作用,争取更多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国际赛事落户,着力打造国际会议会展之都、时尚休闲旅游之区、高端体育赛事之城。加快国际化商业街区、商务楼宇建设,引进建设一批国际化的学校、医院、社区,集聚更多高端要素、高端产业、高端人才。增强城市“圈群”发展意识,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参与杭州都市圈建设,共建浙江大湾区主阵地。

11.建设一流中心城区。着力优化空间布局,遵循世界级城市发展规律,根据萧山在杭州都市圈中的特殊区位条件,以杭州15公里核心半径、30公里短轴半径、50公里长轴半径,实施差异化功能布局和开发策略,形成“大疏大密、错落有致”的城市空间格局。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深化综合交通“补链强链”行动,实施枢纽能级提升、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路网“内畅外联”等工程,加快杭州地铁四期、铁路萧山机场站建设,打造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至长三角主要节点城市“一小时交通圈”。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有形+无形、地上+地下,进一步强化供水、供电、信息通信等保障,布局新能源车充电桩等设施,加快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建设,切实解决“逢雨必涝”“马路拉链”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贯彻“城市美学”理念,加强城市特色风貌的全域化管控与建筑景观风貌的精细化管理,加快城市微改造、精提升和片区式有机更新,留住萧山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

1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按照引领驱动型、助攻服务型、功能提升型、生态优先型,推动镇街特色发展,瓜沥镇全面融入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临浦镇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一流小城市,彰显镇街特色,提升镇街品质,避免同质化。推进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探索村级集体农用地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全面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鼓励开展“飞地”抱团项目,深入探索“强村公司”带动农民增收路径,到2025年全区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达到150万元以上。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浦阳-传化共富乡村项目成为省级范例。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持续深化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大力发展高质高效农业,打响萧山农业品牌,成为现代农业强区。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   编辑:李佳萌
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