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部门回应
在两网建设日趋完善的前提下
文二路文三路过境交通占比逐年下降
功能需要再定位、再调整
市治堵办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文二路文三路的“单改双”,从表面上看,是交通组织的调整,从本质上讲,是这两条路功能的再定位、再调整:“2004年刚开始实施单行,主要是在莫干山路、天目山路改造的前提下,满足城西居民的长距离快速通达的需求;在2007、2008年城西道路拓宽之后,也有很多恢复双向的声音,但是我们的地铁、快速路网还没有成型,担子依旧压在了文二路文三路上。而在目前两网建设逐渐完善的前提下,我们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站在宏观的角度考虑,不能将重心全部放在满足机动车通行的需求上,而是让街道回归本质,恢复原本的功能。”
在详细梳理人口、路网的变迁以及数据分析之后,交警部门表示,随着余杭塘路、文一西路快速路、钱塘快速路的相继建成,文二路文三路东西通道交通占比在逐步下降,从2015年的46%,到2019年的34%,下降到今年的22%,交通流逐渐均衡,过境交通的占比明显下降,潮汐现象更加不明显。
若是恢复双向,双向车道怎么分? 支干路如何调整匹配? 进出口怎么设置?
若是文二路文三路恢复双向通行,车道具体如何划分?
现场有市民提到,希望不要在道路中央设置硬隔离,而是考虑设置潮汐车道来进行动态调整。交警部门也表示,方案考虑结合道路通行需求来决定,初步考虑文二路西向东占比较高,文三路东向西占比较高。
还有市民提到了支干路如何调整匹配的问题,如马塍路在文二路右转再左转向北进入莫干山路的车流,会把文二路正常直行的车流截断,如果恢复双向,这个问题会不会更难解决?
交警部门回应称,若是恢复双向通行,每一个支干路的交叉口都会做针对性的动态调整。
除此之外,若是恢复双向通行,沿线地块的进出口设置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影响着居民车辆的进出,同时也会影响道路通行的效率。
“文二路4.4公里,56个出入口;文三路4.8公里,59个出入口。”刘丰军院长提供了一组数据,“所以我建议将支路网体系做进一步的完善,做一些微循环,让车流更顺畅。”针对这个问题,吴伟强教授也建议,要将进出口的闸道往后推,留出缓冲空间,避免排队车辆外溢至路面,或是将开口设计在支路上,这也需要属地政府与居民不断沟通和努力。
除此之外,吴伟强教授还说,动态的调整需要数据来支撑,若是恢复双向通行,原先单向通行的数据使用起来可能并不准确,只能作为一定的参考:“预判的系统性谋划很重要,在双向数据不断积累的情况下,适时进行动态调整。”
橙友的想法和建议
关于文二路文三路“单”改“双”,来看看橙友们的想法和建议。
橙友136××××1178:支持恢复双向通行,方便周边居民,提高通行效率。
橙友“墨鱼”:早就该恢复了,单行线只适合三车道以下的路。
橙友“西西”:这么多年来政府为了东西交通修建了那么多项目,现在应该可以改回来了。
橙友“圆宝家的诺诺”:住在文二路,如果小区另外能开一扇门,单行就无所谓,如果只有一扇门,支持双向通行。
橙友180××××4671:双向后文三路右转到上塘路路口建议拓宽一下,否则高峰期右转弯会很吃力。
橙友136××××6009:我并不支持,否则南北的几条路更加拥堵。
橙友151××××0057:维持现状最好了,一旦恢复双向通行肯定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