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党史学习教育 > 体会感悟
铁血坚守 丰碑永存——写在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胜利暨新四军组建85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22-08-31 14:19:02

【致敬铁血坚守——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胜利暨新四军组建85周年】

阳光满山川,岭上秋叶红。

8月30日至31日,由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共赣州市委共同主办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胜利暨新四军组建85周年理论研讨会,在赣州市大余县、信丰县举办。

梅岭逶迤,油山葱郁。作为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主战场,这里早已消散了血雨腥风的战火烽烟,铺展开如诗如歌的动人画卷。

透过革命战争时期的军事版图可以看到,在红军长征向北挺进的同时,战火还在南方八省15个游击区里纷飞。

艰苦卓绝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是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交相辉映的壮丽革命史诗,是高耸入云的不朽丰碑。

那时,环境之险恶、斗争之酷烈、生活之艰辛,史上罕见。面对敌人的反复“清剿”和血腥镇压,红军游击队和人民群众一起,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他们钳制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力量,在战略上配合了红军主力的长征,保存了革命的种子,坚守了游击苏区,形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南方的战略支点,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 

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是铁血坚守的胜利。这部惊天地、泣鬼神的红色传奇,让我们再一次读懂了什么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为什么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铁血坚守为人民

莫道浮云终蔽日,

严冬过尽春蓓蕾。

——摘自陈毅《赠同志》

1934年10月,于都河畔,马蹄声碎,秋水呜咽。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在这里集结出发,踏上了漫漫征途。

留守的,是刚刚成立的中共中央分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和中央军区。中央决定,由项英任中央分局书记和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任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继续统一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及其邻近各根据地的党政军工作。一起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留守的,还有红二十四师、独立团及地方游击队约1.6万余人,加上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和红军伤病员,共3万余人。

半个世纪后,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索尔兹伯里在其《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将这些留守的红军部队称为“死亡军团”。书中记述,在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下,留守红军遭遇了重大损失,人数锐减。“长征时留在江西的人中间,牺牲的杰出共产党人比任何其他斗争时期都要多。”

无比险恶的环境里,红军游击队硬是同多于自己几十倍的敌人斗争了整整三年之久。在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南方八省,在赣粤边、闽赣边、闽西、闽粤边、皖浙赣边、浙南、闽北、闽东、闽中、湘鄂赣边、湘赣边、湘南、鄂豫皖边、鄂豫边和琼崖等15个游击区,革命的火种生生不息,照亮了南中国的黑夜。

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红军游击队披肝沥胆、浴血坚持?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让中国共产党人赴汤蹈火、向死而生?

今天,我们重温这段苦难辉煌的历史,答案凝炼成了一句话: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是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

这样的初心使命,深深植根于共产党人、革命军队的理想信念之中,从未更改、历久弥新。

大余县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里,曲折上升的参观廊道象征着革命道路的艰难险阻,史料展陈、实景再造、3D投影……立体展现了当年红军游击队在山林里的苦难坚守、流血牺牲,吸引着一拨又一拨的来访者到此缅怀革命先辈、接受精神洗礼。

“时时可死,步步求生。”穿行于瑞金红林山区,在被国民党军包围的生死关头,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同志,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他是时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红军独立师师长、闽赣军区司令员毛泽覃。

“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在信丰的一次突围中,他左腿负伤,弹尽被俘,狱中写下生命绝唱、不朽诗篇《带镣行》——他是时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

“在黄泉路和投敌之间,我选择黄泉路。”他断然拒绝敌人的劝降,席地而坐,双腿盘起,从容赴死之前微笑着对行刑士兵说:“此地甚好!”——他是我党早期领导人、时任中共中央分局宣传部部长瞿秋白。

“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在福建省长汀县的一处山头,遭遇敌人围堵的他,为了不拖累其他同志,纵身跳崖、壮烈牺牲——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何叔衡。

革命理想高于天,铁血坚守为人民。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中,英勇牺牲在这片土地上的我党我军高级干部和指战员,还有贺昌、阮啸仙、万永诚、李赐凡、李天柱、方志敏、刘畴西、古柏……他们的名字,如耸立的丰碑,挺起了红土地的精神脊梁;他们的事迹,是鲜活的教材,激励着后来人要勇毅前行。

为了人民,为着胜利,不改的初心、不变的信仰,淬炼了红军游击队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革命意志。

多年以后,陈毅回忆:“三年游击战争,是我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

彭真也曾对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艰苦程度作出过类似评价:“我们共产党20多年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第一件: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件: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第三件:东北抗日联军的十四年苦斗。”

碉堡围困、经济封锁、移民并村、保甲连坐、烧杀追逼……为了消灭红军游击队,国民党反动派采取最残酷毒辣的手段,实行反复“清剿”。项英曾说:“有两年时间,我在夜间从未脱过衣服,我的士兵也是这样,我们在得到警告几分钟以后就得准备采取行动。我们不能在村镇里睡觉,而是在山上树林里过夜。”

除了军事困境,还有恶劣的生存环境。寒冷、伤病、饥饿、悬崖、野生动物袭击……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游击队员的生命。“我们像野兽一样生活。”1944年,陈毅在延安向美国观察组外交官谢韦思介绍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如是形容。

他在《赣南游击词》里描述道:“夜难行,淫雨苦兼旬。野营已自无篷帐,大树遮身待晓明。几番梦不成。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

危险不仅来自外部,还有内部人员的变节。

原中央军区参谋长龚楚、赣粤边特委机关后方主任何长林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先后叛变革命,制造了“北山事件”;在国民党军中做兵运工作的陈海变节之后,设下圈套试图诱捕陈毅等重要领导人,史称“梅山事件”……

那时的陈毅还叫做“大老刘”。“‘大老刘’,你们这样在山沟里钻来钻去,东躲西藏,吃穿都成问题,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长期帮助陈毅藏身、治病的大余县池江镇兰溪村农妇周篮,曾经这样问过他。

陈毅的回答异常坚定:“别看我们现在蹲在山沟里,但是毛主席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一点星火要烧红万里江山,人民拥护共产党,我们一定要胜利的。”

信念的种子一经播撒,便如漫山杜鹃映红南天。

一次次遇险,一次次突围,一次次牺牲,一次次坚守。为着人民的江山,红军游击队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革命意志,凭着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把自己锻造成了一支打不散、拖不垮的铁军。

1936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国民党军重兵包围之下,陈毅拖着伤病之躯,在大余梅岭的丛莽间辗转隐匿了二十多天。“虑不得脱”,他在密林深处的一个岩洞里,写下了气壮山河的“绝命诗”《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未竟的革命事业、未来的人民福祉,这是共产党人在绝境中深情的牵挂。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随着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先后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梅岭的枪声,终于冷清下来。

1937年10月,根据第二次国共合作达成的协议,南方八省红军和游击队集中整编为新四军。“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游击队员纷纷走出深山,奔赴新的战场,成为大江南北抗日前线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

人民在,队伍就在;信念存,革命则存。

依靠人民夺胜利

靠人民,

支援永不忘。

他是重生亲父母,

我是斗争好儿郎,

革命强中强。

——摘自陈毅《赣南游击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许多革命烽火留下的印记,如今被当作传家宝保护了起来。大山深处的革命遗址,农家墙上的红色标语,纪念馆里的珍贵文物,无言述说着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绝处逢生的苦难与辉煌。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许多参观者在感叹中国共产党伟大力量的同时,亦常常陷入沉思:这场极艰难、极可贵的胜利,靠的是什么?

历史再次给出了正确的答案:靠的是人民的支持!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建军之初,就把这样的立场深深融入了自己的信仰信念之中。

在大余县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我们看到一块黑底金字的牌匾里赫然写着“依靠群众、坚持斗争、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等字。

1935年4月,正值革命遭受严重挫折,项英、陈毅和赣粤边特委召开长岭会议,制定了上述新的斗争方针。长岭会议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中的‘遵义会议’”,从此,红军游击队由正规战转入游击战,分散到各个地区,站稳脚跟,巩固发展。

“面对敌军的反复‘清剿’,红军游击队经历了多次挫折失败,但始终打不散、拖不垮,原因就在于他们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发动与依靠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馆长赵如说。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虽然缺吃少穿、困难重重,但红军游击队的每一项主张、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都烙印着“人民”二字。只要敌情缓和,项英就带领游击队下山帮助群众耕种、收割庄稼。大余池江杨村的王保长设卡盘查、欺压百姓,陈毅带领游击队员深夜“造访”,使其不敢造次。油山游击队没收了土豪一头牛,项英、陈毅说:“牛可以杀,但有福大家享,游击队吃一半,群众吃一半。”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血雨腥风的岁月中,红军游击队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甘苦与共。群众铁了心跟着共产党走,倾尽所有、极尽所能支援红军游击队。

信丰县油山镇坑口村村史馆,陈毅《赣南游击词》手稿复制品张贴在墙上,铭刻在村民的心头。

1936年夏天,游击队粮食断绝,只能靠摘野果、采野菜、剥竹笋充饥。当地群众利用每月初一和十五进山砍柴的机会,把大米藏在挑柴的竹杠中,把食盐溶进棉袄里,设法丢在山上,“转交”游击队。在坑口村滴水垄,陈毅吃着从山上“捡”来的大米饭,感慨万千,饱含深情写下了《赣南游击词》:“……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

走进昔日游击区,军民干群同心坚守的革命佳话,不胜枚举、传颂至今。

“朱壹,乐善好施‘英雄’;唐树明,克己奉公‘英雄’;朱荣灿,见义勇为‘英雄’……”油山镇坑口村委会大门口,一面“英雄墙”分外醒目。

“当年,油山好儿郎投身革命,纷纷入伍参军,加入游击队。现在,我们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人人做好事,人人学英雄。”坑口村党支部书记李游胜说。

在坑口,“三老表”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

1935年春,项英、陈毅从中央苏区辗转突围,转移到以油山为中心的赣粤边地区,继续领导南方红军游击队的革命斗争。项英化名老周,陈毅化名老刘,与“三老表”刘建华、朱赞珍、李绪龙并肩战斗。“油山三老表”积极参与赣粤边特委重要决策,深入赣粤边各党组织联系工作,被红军游击队誉为“脑袋别在裤腰上的战士”“革命的好管家”“打不断的钢铁交通线”。

在聆听故事中续写故事,在致敬荣光中续写荣光。如今,一支由党员、网格员、乡村能人组成的“三老表”调解队,成为坑口村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有力后盾。

上乐塔,六面五层,古朴雄浑,若隐若现于油山镇红米塅村一座小山上。一批批党员干部来到这里,缅怀昔日英雄儿女的奉献与牺牲。

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上乐塔是红色秘密交通线的接头点。送信送物的群众穿梭在交通线上,不知磨烂了多少草鞋。一天,一名叫朱乙妹的交通员背着3岁女儿在后山浇菜,突然发现来了敌人。她当机立断,大声喊道:“白狗子来了!”听到喊声的游击队员得以及时转移,朱乙妹却最终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子女陈元、陈昊苏、陈丹淮、陈小鲁,都来过上乐塔瞻仰。有一回,村民看见陈毅的儿子对着这座小塔静默良久,然后执意要爬塔。塔门离地高且小,螺旋楼梯窄得只能容一人上下,爬塔非常危险,但现场无人能劝阻。大家明白,这是要用心去触摸那段峥嵘历史、感受那份革命情怀啊……

大余县池江镇兰溪村彭坑陈毅旧居,一副对联映照着党心与民心。上联:“留守南方孤军奋战领导英勇游击队”,下联:“坐镇池江合作抗日整编铁血新四军”;横批:“人民支援”。

当时,这座房子是刘汉光、周三娣夫妇的家。1936年春,腿部受重伤的陈毅带着红军游击队来到彭坑。见其感染严重,周三娣夫妇毫不犹豫地将陈毅接到家中养伤。因周三娣经常提着竹篮为红军游击队送饭,陈毅为她取名“周篮”,大家都亲切称她为“周篮嫂”。

一只竹篮,见证着一个农民大嫂智勇相助的一幕幕。为了尽快治愈陈毅腿伤,周篮起早贪黑爬山为他挖草药。为了运送子弹,她故意摔倒滚进河。赶猪传暗号、唤犬送情报……多少次冒着生命危险,只为红军游击队能安全脱险。被反动派抓进大牢后,周篮顶住酷刑,誓死不招。

1937年秋冬时节,红军游击队奔赴抗日前线。临行前,陈毅将一张半身脱帽照片送给周篮留作纪念。1962年,中共中央在京召开县以上各级负责人参加的“七千人大会”,陈毅特地赶到江西代表驻地看望与会同志,并感慨地说起一个人:“彭坑那个周篮嫂,对我们的支持真的是太大了!”大余县委、县政府应陈毅所托找到周篮,归还200元“游击债”,当地人这才知道,她曾对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作出过这么大的贡献。

如今,斯人已逝,青山依旧,这位女英雄就长眠在家后面的半山腰上——那里,曾是陈毅和游击队员战斗过的地方。

在危难时刻救助过陈毅的,还有人称“桂花嫂”的李桂花。

那是1935年冬,陈毅遭遇国民党军伏击,突围后昏倒在信丰县油山镇老屋下村锡坑组的树林里,被上山砍柴的李桂花救回家中疗伤。其间,敌人闯进李桂花家搜查,目光停留在陈毅藏身的小阁楼上。眼见敌人爬着木梯即将登楼,李桂花故意把一个砂钵“哐当”往地下一砸,佯装生气地训斥了身边小孩几句,引开敌人注意力。这时,院子外响起枪声,一个士兵报告发现游击队员,敌人就一窝蜂地跑去追了。

80多年后,这处承载着惊心动魄过往的陈毅疗伤处旧址,成为当地开展红色教育的“扶志堂”。李桂花孙子、老屋下村现任党支部书记朱定生告诉记者,听长辈说,当时为了给陈毅补充营养,奶奶把一直舍不得吃的土鸡蛋全部拿了出来,每天还磨好豆浆送到阁楼上。后来,她还带领慰问队,挑着500双鞋、500条毛巾和500斤花生油,去看望在大余池江训练的新四军。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油山三老表”、朱乙妹、周篮嫂、李桂花……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流传至今,这种血浓于水的情怀从未远去。

1990年5月,时任中顾委常委陈丕显不顾年事已高,亲临大余寻访曾为红军游击队提供过帮助的群众。重游故地,陈丕显吐出肺腑之言:“群众是无名英雄,我们红军游击队就是由于得到了这些无数无名英雄的无私支持,才取得了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的最后胜利!”

来源:赣南日报-客家新闻网   作者:记者 钟义勇 胡怀军 张惠 婷胡中   编辑:李佳萌
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