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党史学习教育
创新全域治理 绘就“裕美凤川”美丽画卷
发布时间:2024-01-24 10:02:29

杭州日报讯 凤川街道,拥有城区、郊区、山区、园区为一体的“特殊体质”,现阶段还担负着助力“桐庐新门户”富春未来城开发建设的职责。在辖区经济社会结构多元化的现状中,凤川街道如何在现代化治理和共同富裕中争走前列?

“大气、开放和包容。”在凤川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昌坤看来,凤川应具备这样的“气度”,以高效规范的智治水平、敏捷精准的治理体系、靶向解决的民生温度,使城市管理更融合、更规范、更高效,这些探索逐步形成现代化治理的“凤川路径”,也将成为“裕美凤川·未来新城”新图景的软实力、竞争力。

红色乡音 “小融合”凝聚“大智慧”

“以前找工作到处跑,现在‘我们村’的零工驿站主动来跟我对接,家门口就能找工作。”日前,新桑园人、来自安徽的孟全福感慨,他第一次来到桐庐,人生地不熟,没想到那么快就找到了适合她的工作。

此前,桐庐人口密集度最高的村——凤川街道桑园村在“红色乡音”家园创新打造零工驿站,融入政策咨询、用工登记洽谈、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多功能的就业服务平台。凤川街道党工委委员赵丹表示:“街道党工委通过联动桐庐县人社局和开发区,以电话、走访等方式广泛搜集企业、个体户用工和求职需求,及时做好零工发布、推荐服务,促进供需匹配对接,有效化解区域招用零工难和零工务工难问题。”

“零工驿站成立仅三月,我们以需求为导向,将‘遍地撒网’变‘双向奔赴’,已为周边企业解决灵活用工人数200余人、培训300余人。”桑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有金表示。在最近的“新桑园人之家”议事会上,6名“红色乡音”就业推广大使表示,他们准备带着本地用工信息,趁着过年回家招引更多人才来桐。

除去零工驿站,凤川街道还以劳务协作、青年驿站为依托,分类施策,靶向发力做精灵活就业人员服务,做细省外务工人员服务,做实青年人才就业创业服务。聚焦县委“聚人兴城”战略,是凤川街道深化流动党员“红色乡音”家园建设的一项生动实践。近年来,属于典型“人口倒挂镇街”的凤川街道,通过“融”好流入党员这一关键群体,从1.0“组织建起来”到2.0“作用发挥出来”,逐步形成“老乡带老乡、一人管一片”的治理新体系,以期在归属感、存在感、责任感、荣誉感、价值感“五感”融合提升中,使“新凤人”变为“自家人”。

此外,实行执法人员24小时轮班在岗,网格员设置9大类22小类82项工作清单、147名街村社干部包网入户“枝叶行动”,307名保洁员、流动人口协管员、微型消防站队员等屯兵街面……在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进一步“融多融好”的同时,凤川街道还以“数字变革”撬动现代治理,以数据的“一地”流转实现综合数据处理、任务指派、跟踪督办、绩效评估的一屏统管,打通壁垒、整合资源、强化联动,形成“一室一网一中心”社会基层治理体系。

还治于民 “小联动”凝聚“大共振”

江西井冈山“定居”桑园村经营箱包厂的谢雪花,时常会被“请”上村、街道的协商议事会,参与到村级和街道的事务管理工作中。“在这个‘家’里提出的很多意见建议,街道、村里都会及时协调解决。在这里,无论是老年食堂就餐,还是孩子考上重点高中或大学,以及每家每户电瓶车充电桩的安装等,‘新凤人’和‘本地人’一样,享受同等待遇。”谢雪花说。

“如何让居住在此的他乡之客拥有幸福感与融入感?如何破解城乡结合部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赵丹表示,近年来,凤川街道以“乡音说事”平台搭建为契机,建立“街道+村社+网格+流动党支部”四级共议模式,常态化将流动党员吸收到决策协商机制中,让更多流动党员及有威望的“新凤人”参与到本地协商议事、网格治理、志愿服务、就业推荐等多个方面,让“新凤人”在各项事务中有更多“话语权”“行动权”。

硬件上做提升,软件上强服务。这是凤川街道对“新凤人”展现的“诚意”。在此基础上,“新凤人”也渐渐地愿意配合村里开展工作,更积极参与到各类志愿服务中来。对此,赵有金对这份“热情”很有发言权。

赵有金清晰记得,去年9月,他与谢雪花等村里流入党员一起进行夜间巡逻时,无意说起即将到来的重阳节想给老人们过个节,没想到一起巡逻的流入党员们就积极响应,在群里为老人们过节筹集起了资金,当天晚上就筹了一万余元,之后乡贤、流入党员次第捐赠了7万余元。“募集的爱心款项都用于村里230余位60岁以上老人的‘惊喜之夜’。其中,新桑园人、来自四川的阿木约布还组织其员工为老人们开展义务足疗等公益活动。”赵有金说。

在桑园村,村规民约逐年都在完善,是让“新老居民”享有更多的同等待遇,引导他们共同参与村级事务中来。凤川街道也抓住此转变契机,通过有商有议,围绕外来流入党员乃至更多“新凤人”就业、就学、就医、居住四项基本需求,制定出台凤川街道“红色乡音”新凤人优享政策,涵盖法律援助、“健康树”签约、零工驿站、“凤翙高冈·崇学重教”教育基金等多个方面,同时针对以农民自建房为主的租住需求,定期更新出租房源,切实提高流动党员、“新凤人”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以丰富多彩的“小联动”汇聚成更多的“大共振”。

靶向治理 “小场景”凝聚“大力量”

“紧盯标准地、项目地、留用地这‘三块地’,凤川街道推动城市能级持续跃升,突破土地要素制约,拆出发展新空间,精绣城市新图景。”李昌坤表示。

目前,洋州区块土地征迁项目已近尾声。今年,凤川街道将实施以洋洲新城建设为核心的“1+N”高质量净地保障行动,确保标准地交付既快又清,到2024年底实现高铁两侧区块全净地,真正做到“地等项目”,更好地实现在绿水青山里集聚新人群、布局新经济。

在“项目地”突围上,围绕中药文化产业链、郊野河谷单元综合产业带和城郊结合片区商业集聚产业圈,梳理土地、资产、资源“一张图”,着力解决项目难点、堵点,加快三个“亿元级项目”落地、开工,加快在建项目竣工、投产,形成支撑发展的新引爆点。

日前,走进凤川街道园林村蓝领公寓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加紧施工。“目前已完成地下两层建设,该项目占地11.5亩,共15层,包含商场、酒店和蓝领公寓,预计今年9月份完工。届时可实现拎包入住。”园林村相关负责人表示,待项目完成后,可为村集体每年增收300万元以上。

村级“留用地”目前已实现多处“破冰”。今年,凤川街道计划完成凤栖人才公寓、岩桥蓝领公寓、园林蓝领公寓三个留用地开发项目,共计蓝领公寓1875套,目前两处已进入施工阶段,切实解决凤川街道以及桐庐县城区低收入务工群体的住房困难。

对于群众来说,城市能级提升的概念或许有些陌生,但由此带来的生活品质提升,却真实可感,也让“裕美凤川”的整体形象愈发清晰。

清晨,洒满阳光的富春江面泛起粼粼波光,红花绿树掩映江畔公园,柴埠小区居民或在江边“最美跑道上”慢跑,或带着孩童在一旁的“桥下公园”嬉戏玩耍。

沿东走,步入西庄村中医馆,满墙的中药标本、陈旧的老医书、手写的老药方、斑驳的老药具,无一不是年代的气息和中医文化的传承,让西庄村的“华佗文化”“文化地标”有了具象体现。村内主干道路面“白改黑”,沿路两侧绿植“绿改彩”,景观小品一步一景,景随步移,恍若一脚踏入了东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说出来大家都不信,之前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村域环境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如今这里却比景区还美。”西庄村村民张亨利笑言。

张亨利的一席话,正是凤川街道聚焦民生福祉、打造共建共享幸福之城的生动注脚。围绕“一老一小”,凤川街道实施中心幼儿园、凤川小学实验楼、凤川卫生院新大楼等建设项目;顺利完成柴埠-凤来、凤栖等2个社区综合体建设,成功创建市级婴幼儿成长驿站,完成3周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点和“15分钟婴幼儿优质照护服务圈”建设,新增幼儿托位82个;超额完成4380平方米县级嵌入式体育场地建设;同时,采用村社自建、邻里互助、“餐饮企业+”等灵活模式推动老年助餐服务,为540余名老年人供好“一餐热饭”……从“规划图”到“施工图”再到“实景图”,一批又一批民生项目,以一个个民生“小场景”凝聚起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也让城市的建设有了更多的“向心力”。

“去翙岗洗街”是凤川人独有的纳凉生活方式;省级“环浙步道”系列赛一场接一场,在尽情奔跑中感受凤川人文之美和绿色之美;“凤为佳礼”特色富民产业愈发丰富,激活一批乡村产业、打造一批共富单元……凤川街道坚定不移促优质强协调,全力以赴创造高品质生活、提质“凤川式幸福”。

围绕“以人兴城、以城惠人、人城共兴”三大主线,凤川街道深入实践“老乡带老乡,一人管一片”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红色乡音”流动党支部强化有效人口导入,并打好群众身边小事优化战,提升凤川引才、爱才、育才“磁场极”,深度打造入桐人才第一栖息地。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黄蓉萍 桐庐微融圈 章肖笑   编辑:李佳萌
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