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杭州亚运村东侧万余亩农田之上,镶嵌的“杭州江南”四个大字迸发着生长的诗意,既奔竞又江南。站在后亚运时代的起步之年,这块钱塘江畔的留白之地,犹如钱潮,掀起一股股强劲的想象力。
从大杭州的区域格局看,这里是“战略枢纽”,左拥临空经济示范区,右揽钱江世纪城,并以“东西连城”的角色,对标上海西岸,屹立于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之上,如明珠熠熠生辉。
时间回拨到2023年1月11日,江南科技城扬帆启航。这颗大走廊上的“江南明珠”,从“融”开始,以“科创+智造+城市”为未来赛道,踏浪前行,迈出国际化新征程的一大步。
一年间,全国首批海归小镇、浙江省合成生物未来产业先导区等“桂冠”,不断镶嵌进江南科技城的气质里。它犹如攀登者、弄潮儿,持续提升自己的气场,让更多人读懂“江南明珠”的价值。
创新破局 一链到底
2023年12月,杭州向世界发布“招募令”,着力打造引领全球的合成生物产业创新高地,并选择在江南科技城发布全国地级市层面首个合成生物专项政策,对创新研发、产业化、特色园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给予资助,最高达1亿元,加快构建“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未来产业培育链。
合成生物技术被浙江省列为九大快速成长的未来产业之一,江南科技城为何能在这一赛道上竞速胜出,做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杨立荣的观点很有说服力:“以前我们筛查一种全新的微生物,至少要一两个月时间。现在,通过科创中心生物与分子智造平台,一天就能筛选2000种。”
这种高能级创新平台的赋能,无疑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进度和速度,也让这里的科创生态迅速生长。这也反映在过去一年江南科技城的“几何聚变”中。比如其核心区内,数字医药核心企业从28家增加到106家,产业空间从4万平方米增加到100多万平方米,并将在五年内突破200万平方米,产业基金群从45亿元增加到150亿元,预计到2026年基金规模将达到300亿元。“聚变”之下,江南科技城联合周边示范区,打造全省合成生物未来产业先导区。
可以说,这是典型的“实验室经济”,依托科技创新“塔尖重器”的动力赋能,打通“前端基础研究——孵化——中试——产业化”的链式通道,这背后的“一链到底”也是江南科技城最大的科创IP。从某种角度看,这也在为全省未来产业发展探路。
业内人士表示,在江南科技城集聚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西电杭州研究院和湘湖实验室“三驾科创马车”,无疑是萧山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动力源”的破局之举,就像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一样,一种围绕大学科研院所的创新生态犹如“万物生长”一般,展现出无穷的生机。
据悉,江南科技城“三驾科创马车”2023年以来累计投入科研经费约5.5亿元,落地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共建院企联合实验室39个,各类科研转化合同近400项,形成了以院士专家为引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为支撑、高精尖技术人才为基础的人才梯队。同时江南科技城还在探索“基地+基金”创新合作模式,推动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组建产业投资基金,逐步形成“一院一园一基金”的产业投资体系。
新一年,江南科技城还将构建“一名链长,一个专家团队,一个工作专班”等“八个一”工作体系,构建“创业孵化+研发中试+生产制造+总部集聚+交流展示”五位一体的空间格局,促成和转化一批产学研合作成果。
改革破难 一城更新
这种“一链到底”最大的放大效应,就是未来产业的链式集群。
2024年1月2日,杭州镓仁半导体有限公司在江南科技城机器人小镇开业。中国科学院院士、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首席科学家、镓仁半导体首席顾问杨德仁说:“镓仁半导体从实验室起步,跨越了无数挑战和磨砺,感谢开发区提供全方位、高效便捷的服务,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专注于核心业务。”
无独有偶,在西电杭州研究院的“穿针引线”之下,总投资将达10亿元的正齐半导体年产六万颗高阶功率模块研发生产项目前不久也落地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该研究院引进的首个亿元产业项目。马来西亚正齐集团CEO胡光荣说:“我们将在萧山建一座现代化、高质量的第三代半导体功率模块封装生产线。”据悉,该项目落地后将与西电杭州研究院在人才培育、技术研发等领域全面深度合作,持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近年来,依托“三驾科创马车”的强劲赋能,乾晶半导体等项目纷纷从实验室起步,并以“一链到底”的竞跑之势,突破“技术门槛”,迈进产业化的新通道,无形中推动着未来产业的“链群发展”。以湘湖实验室为例,作为浙江省十大实验室之一的农业领域高能级科创平台,自2022年6月落户萧山以来,已集聚140余位农业领域优秀人才,包括湘湖实验室合成生物学首席科学家、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克里斯托·罗夫斯太德团队,还与英国阿伯丁大学签约联合培养博士项目,不断磁吸全球人才。2023年9月,湘湖实验室又做出一项重大决策,其总部入驻江南科技城钱湾生物港,一个核心点,就是为一流的农业科研创新平台配套完善的中试和实验条件,建设具有显著农业与生命健康特色的专业类孵化器。
显然,这得益于江南科技城一年前的“改革破难”。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城和桥南两大板块融合为江南科技城,开启了“无界”的破冰之旅。
正如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王敏所说,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推进江南科技城发展建设,事关萧山发展大局。它不是开发区桥南和科技城板块在地理空间上的简单拼合,而是强强联手,以桥南的智能制造为科技城的科技创新提供生产实践,再以科技城的科技创新反哺桥南的智能制造。两者同频共振,相融共生,并以“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为双轮驱动,十年内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硬科技创新引领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智能制造示范区,塑造面向未来的城市新中心。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许昌也谈到,打造江南科技城,是萧山经开区跻身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的关键一招。眼下正着力实施战略能级提升、产业强链延链、科创平台赋能、创新资源集聚等八大攻坚行动,并按照近、中、远“三年厚积、五年成势、十年蝶变”的节奏推进建设,全面打造“城东智造创新核、未来产业首选地”。
改革之势,势如破竹,科创与智造的双向发力正激发出“一城更新”的化学反应。比如,作为全区“腾笼换鸟”的主战场,江南科技城深入推进企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仅2023年就完成1000亩以上工业用地收储,以“腾笼换鸟”之力赢得“三高产业”(高附加值、高利润、高投入)集聚之势。值得一提的是,腾挪之间,总投资约110亿元、用地面积约400亩的合盛新能源材料与模组器件制造项目落地,实现了萧山制造业百亿元以上项目招引“零”的突破。
在江南科技城创新资源赋能之下,机器人小镇等板块也纷纷开启气质重塑,以“智能制造客厅”的新角色重新亮相。令人期待的是,沿着小镇东西向轴线,小镇将建设全国首条机器人大街。在已有机器人博展中心、硬科技创新中心等产业建筑及元素的基础上,后续将增加更多载体,打造一条集聚机器人应用场景、元素小品及商贸旅游配套功能的大街,提升小镇辨识度和吸引力。
2024年,是“后亚运”红利的释放期,江南科技城将对标国际一流科技园区,充分发挥智造主力军、科创主引擎、自贸主阵地作用,聚焦产城融合、科创赋能、海归小镇、链式发展、全域提升等九大行动,全面提速、提质、提能,加速江南科技城高质量发展。
开放破圈 一忆江南
一链到底、一城更新,最终都将镌刻进“忆江南”里。
前不久举行的科创生态大会上,《我们的小镇生活》首次对外展映。这部人文纪录片,记录了江南科技城核心区海归小镇数万创新创业者的共同心声,展开对脚下这片科创热土“产业与人文融合、科技与人才共同发展”美好场景的畅想和探讨。“小镇有越来越多的名字,科创小镇、海归小镇、科学家小镇、有品质生活的小镇、科创文化小镇……但对于我们在小镇里面的人来讲,它有个共同的名字就是‘我们的小镇’。”
事实上,科技与文化的“无界”融合,在江南科技城早已成为一道风景。
在无界咖啡,它所给予的,不单是你喝到的那杯咖啡,还有另外一种力量——知识的力量,兴趣的力量,打开思维的力量。不同领域的大咖,分享自己的故事,让科创无界。这是一杯咖啡释放的科创能量。
还有不久后将启用的省级重大产业项目科学公园——光环梦中心,它是商业综合体,又自带“博物馆”属性,将打造一个立体空间超23万平方米的“NATURAL QUEST”,参观者可以直观地看到170个珍稀动物标本。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说,这是江南科技城在产城融合方面的新尝试,将科学教育融入商业空间,为青年的科普工作开拓了新局面,同时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消费场景体验。
这些都是江南科技城的“温度”,用无界、开放的思维,频频打破壁垒圈,实现理念无界、技术无界、人才无界……共创、共享、共生同一个“生态圈”。
显然,江南科技城的建设早已跳出制造业来看发展问题,做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文章,把公共服务、数字技术、人才、创新等要素“圈”进来,形成一种生态赋能。这一过程中,产业“生态圈”逐渐变成了企业家、青年创客创业与生活的“朋友圈”,进而加速新质生产力的硬核“智造圈”。
这也集中反映在了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杭州·数字医药)的规划和建设上。作为全国首批建设的海归小镇,小镇已经形成“五个一”活动品牌(一论坛、一评选、一大会、一大赛、一基地),即中国留学生论坛、福布斯中国·青年海归菁英100人评选、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筹)、杭州创客天下大赛(数字医药赛道)、中国留学生实训基地。未来三年,这里将推进产业强链提质,人才引育强基,科技创新赋能,城市品质提升,国际资源链接等“五大行动、十二项举措”,全力实现“双百双万”的目标:即区域投资累计突破200亿元,企业营收累计突破500亿元;产业空间达200万平方米,人才集聚突破1万人。这也是小镇的使命,全力打造全国海归小镇示范样板。
这种“探路”意义也得到了学者呼应。浙江工业大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伟强教授认为,海归小镇有成为杭州发展现代高端型生产服务业城市及人本主义城市突破口的很好基础,未来要不断探索打造国际化街区的新路径。
这就是杭州的“新江南”,是实力江南、科创江南、品质江南、幸福江南。也因为这颗“江南明珠”,让更多人对杭州的“城东智造创新核”有了更深刻的人文认知,它也将驾乘“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的风火轮,在“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航道上逐梦启航、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