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古城遗址商代考古取得重要成果,或有助于完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2024年刚开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就官宣了重要消息:在杭州市余杭区的小古城遗址发现了院落型建筑群、人工堆筑台体、水门等一系列商时期遗迹。
一座晚商时期的浙北古城,在公众面前初步显现容貌,让我们有更多机会一窥3000年前浙江先民的生活。
它的意义,不仅仅如此。在良渚文化之后,浙江的先民如何发展?在中华文明的版图上,浙江地区再度崛起要再过约2000年,直至春秋时期吴越争霸。这段时间,相关文献记载匮乏。
小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及其成果,或将拼接起这段约2000年的“空白”,成为人们认识与了解后良渚时代越地文明发展的一块拼图。
现在,就让我们循着遗址,回到3000年前的小古城,感触先民的社会与生活。
或是3000年前越地中心
如今的杭州城,从天目山东麓一直到达钱塘江入海口,有钱江新城、未来科技城等多个城市中心。
那么,3000年前,目前杭州所在的地域有城吗?它的中心又在哪里?答案也许是小古城。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小古城考古项目负责人罗汝鹏告诉我们,小古城遗址是杭州地区唯一一座已发现的商代晚期城址,而且是浙北地区的一个中心城址。
小古城遗址位于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小古城考古项目技工陈根山的带领下,我们走入遗址所在地小古城村235国道旁的一处田地。陈根山指着高出地面半米多的一处土埂说:“这就是北城墙。”
我们面面相觑。“看不出来?其实很简单,把它剖一个横截面,就能看到地层,通过地层就能基本做出判定。”陈根山告诉我们,更为精准的年代测定还需要用到碳-14年代测定法等技术。
2015年启动的小古城遗址第一期考古,对南、北两条城墙进行了考古发掘,“基本确定了城址的方位。”经过持续数年考古发掘,目前已确定小古城遗址的城墙始建于商代晚期,也就是距今3300年至3000年间。
去年底的杭州市余杭区小古城遗址考古发现学术研讨会上,良渚博物院院长徐天进、原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宋建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特聘教授张卫东等十余位专家,一致认可了小古城遗址在后良渚时代越地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性。
那么,这座城有多大呢?
罗汝鹏说,小古城的面积不大,城内面积约25万平方米。这是什么概念?
做个对比,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是小古城的25倍多;北京故宫有72万平方米,几乎是小古城的3倍。
那么,小古城的外围呢?
根据目前考古发掘,在小古城外围存在多个集聚点,可能是城址外的生产区,也可能是平民的集聚区,与城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可能有集中的水稻种植区、原始瓷器生产区等。目前还是推测,还要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来求证。”罗汝鹏说。
而距离更远的湖州毘山、余杭跳头、德清原始瓷窑址群等相关遗址,考古研究发现,它们与小古城遗址存在密切的关系,小古城遗址可能是当时浙北越地的一个中心据点。
小古城人可能爱仰望星空
在小古城遗址的发掘点,我们不断拾起历史的碎片,仿佛看到3000年前浙江先民在这座城里生活的模样。
那时候的小古城,周边河网密布,以沼泽为主,当时的人们以船作为交通工具,犹如一个“水中王国”。
陈根山带我们来到北城墙的一处水门遗迹。这处水门遗迹保存较好,宽2米至3米,还有丰富的木构件遗物,这是国内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同类型遗存。
目前推测小古城有4个城门,都是水门,南边2个、东边和北边各1个,目前已发现2个。“水门也是城墙的一部分,它管着水,也管着人。”罗汝鹏说。
站在水门遗迹旁,我们仿佛看到3000年前,小古城人撑着小船、划着木浆、载着货物往来城内外的情景。进入城内,他们把船上的稻米、原始瓷器、铜器等物品装卸在码头上。
小古城人有着怎样的习俗或爱好呢?
在小古城内地势最高的庙山山顶上,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占地超1800平方米、相对高度为8米至12米的人工堆筑台体。站在山顶看去,气势恢宏。
它很神秘。它的堆筑方式非常考究。
罗汝鹏向我们介绍,小古城人先是用土堆筑了一个土芯,然后在土芯外围自上而下、用版筑的形式包裹了土层外壳,远观呈现出条带清晰、颜色分明的纹路,可谓独具匠心。
不仅如此,在“台顶”和“台脚”都有建筑遗迹。尤其是“台顶”的建筑,占地只有100多平方米,但进深分明、东西对称,明显具有特殊的功能性意义。
这个神秘的人工堆筑台体是做什么用的?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们推测,或为具有礼仪祭祀、天文观测等功能的特殊建筑。换句话说,3000年前的小古城人,可能喜爱仰望星空。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李松阳的专长是建筑修复,他看到这个人工堆筑台体时非常兴奋。“3000年前的高台建筑,主要出现在北方地区。近几年,湖州毘山遗址、余杭小古城遗址陆续有发现。小古城遗址的高台建筑是同时期中国南方地区发现的最大的一座。”
接下来,他们会对小古城的人工堆筑台体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明确不同阶段的建筑形式与建筑方式。
我们连连惊叹。陈根山又带我们走进一处小古城遗址的“小区”。这里建筑群格局复杂但规划统一,建筑工艺不同的房址都呈正东西向分布,然后由北向南排列,和现代的新农村排屋颇为相似。
最早在河姆渡发现的干栏式建筑有防潮属性,也是小古城的建筑形式之一。
“这里地势比较高,又临湖,推测住的是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 陈根山指着一片红色的泥土说,这里是一个大的灶台,把泥土烧得很红,都有点像砖头了。“目前来看是几户人家共用的。他们更多的生活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小古城遗址考古发掘的推进,让我们看到了3000年前浙江先民生活的一角。随着考古成果的累积,我们会看到更具象的历史。
后良渚时代的越地文明复兴
良渚古城遗址距离小古城遗址直线距离仅约10公里。生活在距今5300年至4300年期间的良渚人,与距今3000多年前的小古城人,是否有延续与传承?
在这片与良渚古城遗址相邻的土地上,稻作文明延续了下来。目前发现小古城人用石犁耕种稻田,用陶罐煮饭,可能偶尔宰杀猪、鹿等改善伙食。
但和良渚时期的聚落形态又有不同。罗汝鹏形容,良渚就像一个太阳,周边聚落都围绕着它;小古城更像一颗星星,周边还有许多小星星,在浙北地区连成一串,大家有各自的“优势产业”,也有了贸易和交流。
比如,小古城遗址中发现的精美原始瓷器,用现在的话说是“高档货”,研究发现它们来自湖州德清的原始瓷窑址群。
再如,小古城人使用的青铜器,是否来自南边不远的晚商余杭跳头铸铜遗址?小古城也发现了铸铜使用的石范,是否小古城也有铸铜产业?若果真如此,从小古城到余杭跳头铸铜遗址,还有可能会是商时期越地的铸铜中心。
考古还发现,3000年前的小古城人与中原文明也有交流。
考古人员在小古城遗址发掘中发现了一把双銎铜刀,在北城墙水门发掘中发现了一把筑造水门的铜斧,从铸造工艺来看很可能就是受了北方或者江淮地区的影响。
“这说明当时商朝的影响范围很大,已经跨过长江到了太湖流域。中原文明与南方本地文明之间有着不少交流。”罗汝鹏说。
《竹书纪年》记载,“周成王二十四年,於越来宾。”《竹书纪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夏、商、西周、春秋时晋国以及战国时魏国的历史。於越,就是越国。小古城与文献中记载的於越国有何关系?
或许关系密切,但发现历史,需要实证,也要一点点运气。浙江衢江西周土墩墓群的发现,“唤醒”了沉睡几千年的姑蔑古国,但是,“目前浙江地区挖掘的西周遗址很少,对于西周时期越地文明的认识还很有限。”罗汝鹏说,期待未来越国的“盲盒”被一个个打开,我们可以看到神秘越国的发展历程。
以小古城为代表的浙北地区,在商晚期迎来一次文明的小高峰,它带着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的基因,与来自夏商王朝的中原文明碰撞,最终交融为多元一体的文明。
每一次发现,都将是我们接近真相的一小步。期待小古城遗址的后续考古,能带领我们看见3000多年前更多细节、更多精彩,也能为拼接起浙江地区良渚文明到东周越国之间约2000年的“空白”带来更多惊喜。
小古城 大乾坤
罗汝鹏
良渚文化以后,中国东南地区文明化进程的发展到底是什么样子?文献记载匮乏,大家熟悉的越国是如何发展而来?这一切都充满谜题。要揭开这段历史的面纱,夏商时期的考古学研究正是关键。
通过一系列前期工作,本世纪初研究者就知道余杭的小古城遗址是浙江省境内现存保存较好的先秦时期古遗址,并且很可能是当时已知的浙江地区夏商周时期最早的古城址,其历史价值极高。同时,小古城遗址包含了丰富的商代遗物,这对于探索东南地区夏商时期古代遗存的具体分期、文化内涵、发展源流以及夏商时期江南地区政治地理格局等重大课题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另外,小古城遗址遗存年代跨度较大,上启马家浜文化,下迄春秋战国时期,长时段的研究考察有助于深入认识良渚文化结束之后,吴越地区文明化进程的阶段性特征与发展模式,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完善提供必要的知识框架与理论依据。
基于上述考虑,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自2015年开始,正式筹划了“小古城遗址第一期考古工作规划”,希望通过5年至10年的时间,系统全面地了解小古城遗址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课题组预设了多个目标,其中包括:
一、以小古城遗址为中心的夏商时期区域聚落考古研究。
聚落考古研究是认识古代社会与文化等问题之利器。对于夏商时期的越地文明,一直以来知之甚少,甚至有学者提出“文化断层”之观点,小古城遗址作为夏商时期浙北地区的一处中心城址,以其为起点,通过大范围的调查与勘探,复原区域聚落的整体布局,再结合必要的考古发掘,揭示遗址内物质文化的内涵,从宏观格局与微观细节的角度,很可能重新认识浙北地区夏商时期古越人的社会生活与政治形态。
二、江南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编年及源流研究。
江南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编年与源流,一直以来仍存在一定的空白与缺环。马桥文化、“后马桥文化”作为夏商时期江南地区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代表之一,对于探索江南地区文明发展史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意义。小古城遗址丰富的马桥文化、“后马桥文化”遗存,可以较好地弥补以往考古发掘中,地层关系简单、文化序列缺环明显等局限,从而大大促进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发展,进而有力地推动整个区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编年体系的研究工作。
三、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夏商时期文明发展模式的探索。
良渚文化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最为重要的古代文明之一,它的消亡与流向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重要课题。小古城遗址距离良渚遗址仅10公里,在以往的调查与试掘中,遗址中又发现有明确的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遗存,这些因素皆是探索良渚文明与后续文明之间关联的重要线索。同一区域前后相继的古代文明之间,其文明发展模式到底存在怎样的关联与差异,这对于探索长江下游地区文明起源的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意义。
(作者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党总支专职副书记、小古城考古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