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改造后的小区不仅停车位多了,原本坑坑洼洼的路面也变平坦了,还增加了不少绿化面积和公共设施,老人小孩出行更安全、活动空间也更丰富了”“房子虽然还是旧的,但小区环境更新了,生活在这里的心情也变好了”“现在我经常叫朋友来家里聚会。小区改造后那么好看,必须秀一秀”……
民生实事群众评。一句句朴素话语,充盈着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映射出杭州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用心用情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成果。
今年是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连续被列入杭州市民生实事项目的第4年、连续被列入省民生实事项目的第2年,也是新一轮旧改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杭州坚持以百姓意愿为准则、以百姓需求为核心,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速提质,交出了一份居民得实惠、小区得提升、城市得更新的高分答卷
截至11月底,全市共完成269个小区的改造,惠及住户近10万户,提前并超额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40个”的年度民生实事任务目标。
“我们始终秉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目标,着力补齐社区公共服务短板、持续完善旧改制度体系和项目管理机制,打造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服务、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的幸福美好家园。”市旧改办(市建委)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聚民意、解民忧、汇民智,寻找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以实干、精干、严干切实把老旧小区改造真正改到群众心坎上,全力以赴高质量推动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体系完善“进一步”
旧改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走进改造中的西湖区翠苑街道花园北村小区,只见楼栋间是整齐搭建好的脚手架,拆下的物料被源源不断地运出工地,现场忙碌但有序;同样是“旧改进行时”中的西溪街道武林花园,小区里的“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指挥部”每天上午9点,街道、社区、施工单位、居民等各方代表汇聚在此,探讨项目问题、推进项目进度,这个临时的“天天议事厅”让施工期间的矛盾有地方说,有地方论,推动项目“进度条”持续刷新。
类似场景出现在杭州各个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而这都得益于规范化、制度化旧改推进流程标准的不断形成和扎实落地。
在持之以恒的推进过程中,杭州不仅推动一个个老小区改出了新面貌,更逐步形成了一套覆盖改前、改中、改后的老旧小区全流程建设管理体系。
“2019年启动老旧小区改造至今,我们已累计出台实施意见、党建引领、资金管理、综合考评、绩效评价、工程审批、开竣工管理、现场管理、管线迁改等40余个政策文件,建立了一整套实施机制,保证了老旧小区改造顺利有序高效推进。”市旧改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杭州在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管理和工地文明施工上下功夫,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管理工作要求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各方责任和细节流程,构建“五个一”现场推进体系(1个工作专班、1个工作阵地、1支居民监督队、1块公示牌、1次绩效评价),规范“五个阶段”的项目推进要求(项目意见征求阶段、改造方案设计阶段、项目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小区长效运维阶段),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的动态化管理,有效提升项目规范管理水平,切实将旧改各类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做到一般问题不出街道、突出问题不出区、县(市)。
同时,杭州注重系统破题,今年开展了《区域协同更新视角下的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改一次”统筹实施研究》课题研究,为进一步提升“综合改一次”水平提供指引和方法,尽全力减少施工扰民现象,不断提升居民对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的满意度。此外,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强势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监管不到位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切实强化群众关心关切的急难问题整改,不断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和监管水平。
惠民升级“精一度”
聚焦全龄需求为幸福生活持续“加码”
“当初小区改造时征集居民意见,我就提了一点要求,希望能有个小公园,让我们能就近散散步、带带娃。”滨江区长河街道春波小区(西苑)的陈大伯,如今愿望成真。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原来滨兴桥下堆积杂物的空地“变身”为设施齐全的“游乐场”,成了居民休闲、遛娃的好去处。
“在推进旧改过程中,我们着力改善小区公共空间整体面貌,激活老旧小区全新生命周期。特别是一些闲置空间,我们清理了杂物、平整了地面,还在空间内增加了各类便民服务设施。”长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创造具有空间多样性、元素多维化的“活力小区”为目标,对春波小区各类功能分区进行优化,围绕中心广场景观,设置了入口景观区、娱乐休憩区、健身休闲区、儿童活动区等,提升小区整体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如今的春波小区,不起眼的“边角料”空间改造成了3个口袋公园;改造拓宽的道路实现了人车分流;围墙外扩后,增设了地面停车位335个;还有舒适的室外聚会小场地、环境优美的健身区、小朋友的秋千架、彩色的社区引导系统、造型优美的小夜灯……
在杭州全域,众多老旧小区借改造之机加速蝶变,演绎空间高效利用的“变形记”,像春波小区这样将“闲置空间”变成全民健身、休憩赏景的“金角银边”的旧改案例比比皆是。
“老旧小区受限于历史条件,普遍存在空间不足、服务缺失等问题。居民们对养老、托育等服务以及健身休闲等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一直很高。”市旧改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旧改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一老一小”等公共服务需求,通过“整合、提供、共享、复合”多种途径,以“存量+增量”破解旧改空间难题。
即一方面通过拆违新建、整合改建、既有空间复合利用等方式,唤醒沉睡空间,一方面出台文件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通过租用等方式提供闲置用房、盘活存量资源,不断拓展老旧小区的公共服务和公共活动空间,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截至目前,全市旧改小区已累计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存量用房324处,面积9.6万平方米,新增养老托幼、文化活动等公共服务场地13.51万平方米。
今年以来,以亚运筹办为契机,杭州各地还积极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与“嵌入式”体育设施建设相结合,让群众在家门口“近”享运动乐趣。如上城区南星街道着眼住宅小区、公园绿地、滨水绿道旁的闲置空地,将其改建成体育锻炼场地,相继打造了白塔岭社区亚运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羽毛球场等“嵌入式”体育场所,面积达1200平方米。
不仅改好外露的面子,更要做好惠民的里子。
旧改工作开展以来,全市旧改小区新增停车位19368个、序化停车位27117个,完成垃圾投放点及分类设施改造1478个,完成架空缆线上改下875千米、水气管网改造1064千米、智慧安防小区改造527个。同时,逐步完善“5-10-15分钟”公共服务圈,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桩966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21281个,加装电梯1403部(预留加梯位2348个),完成无障碍及适老性设施改造4012处,确保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真正符合民生需求导向、切实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创新探索“深一层”
攻坚破壁让旧改“杭州模式”活力续航
老旧小区改造进行到第二轮,逐渐步入深水区,一些“急难梗”“老大难”问题日益凸显,社区配套用房的“办证难”就是其中之一。
“社区配套用房办证,对于规范化、可持续供给社区优质公共服务来说十分重要。”在西湖区翠苑一区社区党委书记项菲菲看来,没有产权证,这些配套用房的“合规性”就差了一环,成为后续开展长效运营的隐忧,不利于面向社会招引优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入驻。
为此,一场多部门协同、加快推进旧改项目社区配套用房产权办理的主题教育攻坚战迅速展开。
作为旧改工作的牵头统筹单位,市旧改办(市建委)会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园文局等部门,研究制订了《杭州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社区配套用房产权办理办法(试行)》,明确了旧改项目社区配套用房产证办理的范围、要求和途径,列明了老旧小区已建成配套用房产权办理和新建配套用房的流程,为进一步规范我市老旧小区新增配套设施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在该政策实行一段时间后,多部门又协同推出了《关于杭州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社区配套用房产权办理的补充规定》,聚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调整与优化,在确保社区配套用房“姓公、为民、惠民”的前提下,全力推进“应办尽办”。
有政策,更有行动。
今年以来,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各相关单位协同合作,以并联模式开展办证所需的安全鉴定、消防评估、门牌证申领、房产测绘等各项工作,切实加快办证进程。
“社区配套用房有了‘红本本’,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书房、活动室被搬走了。”上城区采荷街道青荷苑社区居民吴阿姨在得知社区配套用房办下了产权证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截至目前,全市已有83处旧改项目社区配套用房办出产权证。这也折射出杭州旧改敢啃硬骨头的担当。
民生实事,一管到底。
杭州老旧小区改造不仅在“改”上下功夫,也在“治”上做提升。
“旧改不是‘一锤子’买卖,谋好运营管理的‘后半篇文章’很关键。”市旧改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短板,杭州将后续长效管理作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审批和验收的重要内容,各区、县(市)因地制宜,逐步探索出一系列符合本地、本小区实际的管理模式。
如“旧改+物业提升”的复合型改造模式,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获得感提升和专业化物业服务带来的体验改变,激发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主人翁意识,提升购买服务意愿。拱墅区大关街道辖区内老旧小区,在改造完成后引入专业物业、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的同时,将物业费由原有0.15元/平方米整体提升到0.56元/平方米,目前收缴率已达80%。
以资源整合、集约利用为特色的旧改“大物业”模式,也正在全市铺开。
上城区采荷街道携手品牌物业,将原先“各自为政”的准物业服务小区化零为整,探索实行老旧小区整体打包的“金牌管家”大物业模式。如今,红色物业“金牌管家”模式已覆盖上城92个老旧小区,群众满意度达96.57%。
西湖区翠苑街道创新以街道或社区为单位,通过项目化方式整合辖区内绿化养护、环卫保洁等专项经费及让渡小区停车费、经营性收入等公共资源收入,引入专业物业服务,形成了“大物业”服务模式,引入的品牌物业已先后接管辖区52个老旧小区中的九成以上,并将其重新规划为23个物业管理区域,实现“统管共治”。
旧改为民,步履不停。
2024年,全市计划开工改造301个老旧小区。
“我们将坚持以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从系统规划、闭环管理、服务提升、可持续运营等方面推动旧改工作再上新台阶,让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的基石更坚、成色更亮。”市旧改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