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福州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
一份由福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发布的文件显示,关于安全教育平台,“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学生或家长完成学习任务”,且“严禁以口头、公示栏、微信等任何方式通报或公开学生参与安全教育平台学习情况”。
无独有偶,近段时间以来,济南、厦门、泉州、成都等地纷纷下发通知,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强制要求。那么杭州的情况如何呢,记者采访了市教育局和杭城的多所学校以及家长。
各校有布置安全教育学习任务
对打卡完成率要求不一样
安全教育平台是2013年教育部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开展的安全教育研究项目,初衷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安全教育水平。
登录该平台,里面关于安全学习的内容有不少,比如防溺水、防网络沉迷、防诈骗等主题。仅防网络沉迷话题,围观人数达到296万人次。
记者随机采访了拱墅区、上城区、滨江区多所中小学幼儿园的家长。三个区的家长都表示,学校有布置“安全教育平台”的学习任务,虽然没有上升到“强制打卡”的地步,但因为老师有建议完成,所以家长们一般也会尽可能地完成老师的“建议”。
采访中,记者发现各所学校对于“安全教育平台”的学习任务完成率的要求也不一样,有的学校要求完成率达到85%即可,而有的学校则建议学生无特殊情况都要参与学习。“像我们学校,平台学习的任务不落到家长,但纳入班主任的年终考评。所以班主任只能叮嘱学生们参与学习。”一位班主任说道。
内容缺乏针对性 看久了影响视力
种种原因造成“学生不学家长学”
“安全教育平台”的学习已经开展了10年。“平台建设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发展到现在,安全教育的效果却要打折扣。”李先生是一位小学一年级家长,他从孩子上幼儿园时就开始参与“安全教育平台”的学习打卡。每次完成打卡学习,还需要做题,因为孩子年幼,不识字也无法单独学习,所以大部分时候学习的任务就由李先生自己完成,慢慢地孩子的学习任务,演变成了家长的“作业”。
记者了解到,“安全教育平台”不用每天打卡,只有相应任务发布时,才需要完成。张女士展示了她最近完成的两期任务,分别发布于10月25日和11月7日。“我觉得内容还蛮好的,还是以动画视频的形式呈现,符合孩子的口味。但往往通知紧急,孩子平常学习任务又重,我们也担心电子屏幕上看久了影响孩子视力,所以大部分的学习,都是我们家长代劳。”
也有家长表示,平台上一些视频内容缺乏针对性,幼儿园孩子和高中生用同一套材料,年龄小的不理解,年龄大的又觉得幼稚。“我的孩子已经读高中了,有些知识她小学就学过了,所以很多的打卡任务,都是我私下里给她完成了。”
市教育局:不强制打卡 不与评价挂钩
专家支招:安全观念需在实践中获得
当下对于“安全教育平台”的学习打卡,杭州市教育局也做出了明确表态。在11月20日向各区县市教育局发布火灾安全提醒时,已再次强调:不得对学生打卡“安全教育平台”提刚性要求,不得与学校、老师、学生评价挂钩。
“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我们家长肯定是支持的。但教育的方式方法很重要,希望不要流于形式,而是真正落实到实处,能让孩子有所得。”采访中很多家长都表达了这个观点。
当下的安全教育可以怎么开展,记者也采访了多位校长以及教育专家来支招。一位小学校长坦言,“安全教育平台”里的很多素材很不错,但是不能把教育的皮球踢给家长,老师可以利用好这些素材,活用在学校的安全主题课上,既可以把课堂变丰富,也有利于学生吸收。
也有教育专家提议,学生的安全教育不能只是静态的学习,安全观念的养成需要在实践中获得。比如在学校里多展开安全演练,还可以带孩子们走出校园,到与安全教育相关的基地实地参观实践,这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安全观念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