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技能强市
人才依产业而聚集,产业因人才而兴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需要把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同向发力,打造人才成长“孵化器”“助推器”“转化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大国工匠,大任担当。培养一批执着专注、技艺精湛的劳动者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20年来,杭州不断改革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弘扬工匠精神,传授工匠技艺,技能人才的培养成效显著,不断涌现的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亮点样本
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打造高技能人才成长新高地
名城育工匠。杭州这座独具韵味的世界名城,其产业绵延发展的背后是世代工匠的匠心凝聚。
如今,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和创新活力之城,在历史底蕴和现代需求交汇时,如何培育新时代的工匠?又将培养哪些工匠人才?
“工匠或者是技能人才最终是为产业服务的。”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杨国强的答案是,“学校设置的专业跟着产业走,跟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走,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充足的高技能人才储备。”
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院不仅有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修等顺应产业升级的专业,也有中药、餐饮服务等传统专业。同时,学院不断提高师资力量,让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并聘请了108位技术能手、世界级技能竞赛冠军和行业专家为教授。
近5年来,该学院为区域产业培养输送毕业生3200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达94%,16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70名学生获得国家级一类大赛奖项。
以赛育才,更多青年走上技能成才路
竞赛和备赛是打磨技艺的好方式。
9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即将开赛,为了在比赛中取得佳绩,杭州第一技师学院的师生们摩拳擦掌,足足准备了两个月。
在学院的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何松、倪瑶江两位学生正紧张地进行模拟训练。他们参加的机电一体化项目需要对模拟生产线完成装配、编程及调试。
在他们搭建成型的模拟生产线上,有一条黑色的传送带,周围布满了各类气动、电动元件,并插满了粗细不一的电线。
两位选手根据指导老师出的模拟试题,以最快速度设计、安装各类零部件,再用电线把它们连接起来。他们的腰上系着工具袋,里面装着各种大小不一的螺丝刀等工具。由于电线“多”而“杂”,他们还特意在手腕上绑上一捆扎带,需要用的时候就能随时抽出,对电线进行固定。
当然,这不只是一般的手工操作,难点在于前期通过电脑端的编程设计,对生产线进行控制、调试。
看着两位选手熟练地在电脑前敲着代码,他们的指导老师——浙江省学科带头人、杭州第一技师学院电气工程系老师卢望颇感欣慰。“目前,我们用的是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PLC可编程序控制器。一方面符合大赛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能让学生毕业后,能与工作岗位‘无缝衔接’。”
卢望曾带出过四个省赛第一,在今年6月举行的第二届浙江技能大赛上,他的学生何松、倪瑶江也斩获了一等奖,因此获得了9月16日“国赛”的入场券。
“我们每天都开总结会,分析当天的问题,帮助他们逐渐提高。备战‘国赛’以来,我能感到他们的水平还在不断提升。”卢望表示,竞赛获奖不只是目的,未来,何松和倪瑶江同学走上岗位就是合格的工业自动化工程师。“一条生产线的设计、安装、调试,他们一个人就能完成,不需要其他人来协同。我相信,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当下,未来学生们一定大有可为。”
如今,在杭州第一技师学院,通过竞赛提高水平的不只是学生,还有老师。
“台布打开的时候,主要是让更多空气进来,整个过程才更容易一气呵成。”餐饮服务专业的曹睿老师也在备战即将到来的“国赛”,只见她把叠起来的天青色桌布向前一推,再一撒,一张大台布就“服服帖帖”地盖在了一张10人位的大圆桌上。
在今年6月举行的第二届浙江技能大赛上,曹睿获得了餐饮服务类一等奖。她把自己在备赛、比赛过程中不断琢磨出来的技巧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如今,餐饮服务也不局限于具体操作,为宴会设计主题也成了杭州第一技师学院的必修课。
曹睿的设计灵感在备赛中被频频激发。她以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为灵感,以台布为画纸,将山水元素印在了台布和椅套上。她还设计了一个卷轴,上面画着中国各地的特产,有长白山人参、西湖龙井茶、西藏虫草等图案。
“上课的时候,我们会重视对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比如,学生在设计创意鸡尾酒时,我们会对酒的配方进行指导修改,甚至对杯子本身也进行设计。”在曹睿的指导下,她的学生也在省赛中斩获一等奖。
“有水平、有匠心的老师才能带出好学生,学院老师的水平至少是技师,并且通过参加大赛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杨国强介绍说,近5年来,杭州第一技师学院的师生参加国际大赛获金奖11项,银奖27项;国家级竞赛获金奖43项,银奖39项;省级竞赛获金奖88项,银奖81项。
传承技艺,“手中有技”未来可期
每当戴上厨师帽,穿上绣有自己名字的白色工作服,毕业于杭州第一技师学院烹饪专业的郑云海就自信满满。他自己也想不到,作为一名听障人士,有朝一日能成为世界冠军,而且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郑云海最拿手的就是雕刻技艺,普通的胡萝卜、红薯、南瓜、芋头到他手里,就也能变出栩栩如生的花朵、动物……
“雕刻技艺最关键的是要注意下刀的深度、弧度,保证作品的层次感,作品的轮廓要清晰。”郑云海说着,便拿起一根胡萝卜,切去最粗的一段,像削苹果一样去掉外皮,然后一手旋转着胡萝卜,一手用刀在上面雕刻。记者还没来得及在脑海中想好花朵的形状,他就已经用刀去掉了多余部分,等他松开手,一朵有着6层花瓣的“小花”就已经在他手中绽放了。
“刚开始的时候,一朵花,我怎么也雕不出层次感,有的时候花朵又太散,没有包裹的感觉。”郑云海的老师李小明一遍又一遍耐心地指导他。杨国强还为他配了新的助听器,非常小巧,而且是嵌入式的。在学院的关心下,郑云海的技艺逐渐成熟,原本因为听力障碍有些自卑的郑云海逐渐自信起来。
今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十届国际奥林匹克特殊职业技能大赛上,郑云海获得了食品雕刻项目世界冠军。他用南瓜雕刻了一个花篮,并雕刻出了象征奥运且颇有层次感的桂冠叶。同时,他用火龙果、菠萝、猕猴桃等水果为原材料,“搭建”了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哑铃等造型。
如今,郑云海创办的工作室经常和酒店合作,设计造型,包括很多和杭州亚运会相关的作品。他还为西湖职高和中策职高的学生传授技艺。
技能技艺就这样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下去,带动更多人成才。
毕业于杭州第一技师学院的蒋玲霞是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也是全国技术能手、浙江杰出工匠。在胡庆余堂河坊街店,杭州老底子的中药铺里,就有不少蒋玲霞的徒弟。
她的徒弟祝佳维是一位“95后”,每当患者递来药方时,祝佳维能从药房的600多个柜子里准确挑出药方上的中药材,然后根据天数和每天的剂量快速心算好总质量,一把抓起药,放在秤上,分量八九不离十。
“眼睛和手都是秤,‘快’才能为顾客减少等待时间。”蒋玲霞从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毕业后,便一直在胡庆余堂工作。在蒋玲霞的指导下,祝佳维从市赛、省赛再到“国赛”一路过关斩将,并在国赛中拿到前三名,被评为了全国技术能手。
优秀的技艺,有人才能传承下去。如今,蒋玲霞带出了8位全国技术能手。她也被评为杭州工匠学院教授。
城市范例
杭州畅通职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打造各类高技能人才,学校是摇篮。比如,杭州第一技师学院通过竞赛引领、校企融合、工学一体等方式培养学生。近5年,学院为区域产业培养输送毕业生3200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94%。
大赛是检验技能人才的试金石。今年6月举办的第二届浙江技能大赛落下帷幕,出征本次赛事的杭州代表队由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杭州技师学院、杭州轻工技师学院、杭州萧山技师学院等学校的师生组成。据了解,杭州代表队共派出64人参加26个比赛项目,其中,11人在10个项目中拿到一等奖;7人在7个项目中获得二等奖;15人在13个项目中获得三等奖。
值得关注的是,杭州代表队不仅在服务业、制造业等比赛项目上获得第一,也在本届大赛新增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电子竞技员”等项目上夺冠。这代表着杭州的院校在围绕产业的发展需求培养相关人才。
锚定在全国率先建成高技能人才强市的目标,近年来,我市人力社保部门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通过政策赋能、平台搭建、优化服务等举措,支持和鼓励劳动者成长成才,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截至目前,杭州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家、省级52家、市级215家、区(县、市)级556家,涵盖钳工、电工、汽车维修工、网络信息与安全管理员、养老护理员等80余个职业工种。自2012年以来,技能大师工作室已累计培训职工17.7万余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5.5万余人,完成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4700余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19.62亿元。
比如,依托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成立的杭州工匠学院聘请市级及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首席技师、技术能手、世赛冠军和行业专家为教授,共计108人,并结合学院的先进设施设备传授绝技绝活,提升产业工人技术技能,孵化拔尖技能人才,为服务杭州市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据统计,杭州工匠学院成立近3年来,累计培育“浙江杰出工匠”5人、“浙江工匠”32人,孵化区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38个,其中市级15个、省级3个;承办技能大赛121场,培训认定61288人,培养高技能人才24296人。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职业技能人才的发展通道也愈发畅通。去年起,国家开始探索建立“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今年1月,浙江省人力社保厅公布了2022年度首席技师特级技师名单,蒋玲霞、季火英、葛小青、郑希冲、周金光、潘贵平6人经杭州市人力社保局推荐,获评特级技师。他们成为了杭州市职业技能等级“新八级”制度试点工作以来认定的首批特级技师。
“新八级工”是在高级技师之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使得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更加畅通,为技能人才营造了一个更利于成长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