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萧山,有一家致力于民族共富的餐馆,叫萧从荟。
2013年,萧山与贵州从江县结对,餐饮企业作为产业扶贫项目之一,参与了东西部帮扶协作。2018年,“萧从烩”在贵州从江县銮里大道开业,为萧山区东西部帮扶协作开辟了新路径。2021年,“跨湖楼·萧从荟”餐馆在杭州湾信息港开业,为民族地区就业人员在杭互嵌式发展搭建了新平台。
口味偏甜的杭帮菜与以酸辣著称的从江菜碰撞交融,打开了杭州市民的味蕾。“跨湖楼·萧从荟”餐馆有两道菜颇受欢迎——盐焗小香鸡和酸汤黄牛肉。这两道菜的背后,是杭州企业家的民族情怀、东西部帮扶协作的生动实践,也是各民族互帮互助、奔向幸福生活的团结故事。
帮扶拓新路:抓住美食不放手
2020年,萧山政协组织考察团到从江进行扶贫项目调研,杭州跨湖楼餐饮集团董事长章金顺一路同行。在考察过程中,他一直思考:“我能为他们做什么?”
这不是章金顺第一次到从江。上一次,他作为萧山区经济促进会成员来到这儿,代表促进会向从江县捐赠了近90万元扶贫专款。
这一次来,他意识到:扶贫,不能只给钱。
彼时,从江已有“萧从烩”,酸汤、干锅羊肉、牛瘪等地地道道的从江菜,得到了一行人的一致推崇。美食有天然的传播力,章金顺决定从美食下手。
他有了初步构想:在萧山开一家从江菜馆;吸纳从江的劳动力,给予帮扶津贴;帮从江带货……
“这个思路靠谱,这是最有帮扶性的。”章金顺的构想得到了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支持,把从江菜搬上萧山餐桌的帮扶故事由此开始。
2021年1月19日,跨湖楼·萧从荟酒店在杭州湾信息港试运营,杭州跨湖楼餐饮集团全资投入6500万元。“萧山提供场地政策+企业投资运营+从江文化加持并受益”的“产业飞地”模式,让跨湖楼·萧从荟成为浙江首家东西部协作扶贫餐馆。
“‘荟’是群英荟萃的意思,希望萧山和从江这样的协作模式能培养出更多人才,助力从江当地的发展,让更多少数民族的年轻人能学到本领。”章金顺说。
就业显关怀:每月给予1000元帮扶津贴
酒店开张,带动了一批从江的少数民族年轻人来就业。萧从荟给予从江员工每月1000元的帮扶津贴。一年下来,他们能多出12000元,在从江,这是一笔可观的数目。
同时,酒店提供食宿,又让员工们能攒下一笔钱。彝族姑娘魏国珍每个月都往家里打3000元钱,极大地改善了老家人的生活。
除了给补助,酒店还注重培养少数民族人才。
三年前,魏国珍从余庆县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与旅游服务专业毕业,恰逢萧从荟提供就业岗位,鼓励从江劳动力来萧务工。她从实习生做起,在前厅当服务员,凭着麻利的手脚和好脾气,仅仅两年,就晋升为酒店中层干部。
对返乡的人来说,“萧从荟”既是一个学习的平台,也是一块跳板,让少数民族的年轻人开阔眼界,掌握生存的本领,更好地服务家乡。
餐馆具特色:凝聚舌尖上的民族情
“我的初心是帮扶,但餐馆开起来了,从江员工招过来了,萧从荟要活下去。”章金顺的决心不止于此,他要把萧从荟打造成少数民族特色酒店,让食客们感受到“舌尖上的民族情”。
为了更好地呈现从江特色,章金顺派厨师飞到从江,传授技术并学习当地手艺、改良菜品、钻研呈现方式,深入挖掘少数民族特色,一部分菜品根据本地人的口味改良,一部分原汁原味展现当地风味。酸汤黄牛肉,复刻了从江的做法,还搬运了当地的黄牛肉。盐焗小香鸡,食材原料采自从江,做法却是本地菜常用的。
结合跨湖楼集团原有的资源,章金顺还帮从江带起了货。
从江县有很多优质农产品,比如大米、山茶油、菌菇等。跨湖楼集团从农产品源头采购,将从江的特色美食带到萧山,让更多顾客尝到了少数民族地区风味。
萧从荟每年给从江分红,还通过多种形式参与从江脱贫攻坚。比如,与从江农业龙头企业九芗农业建立合作关系,用一系列帮扶举措,通过“线上邻里”等社区团购平台助推销售,打开了“黔米进浙”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