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拼经济,进入下半场。最新出炉的半年报显示,在杭州冲击两万亿之城的关键时刻,滨江的工业增加值继续稳居杭州全市第一,杭州“工业第一区”的地位越发巩固。
说到杭州高新区(滨江),给人的印象,向来与数字经济、创新等关键词密不可分。
而近年来,随着其工业增加值超越兄弟城区,并在浙江首次颁发的制造领域最高荣誉“天工鼎”中位列第一,滨江逐渐以工业大区强区的姿态示人。
作为全省面积最小县级行政区,滨江是如何跑赢一众老牌工业大区,成为杭州“工业第一区”的?
小区突围成杭州“工业第一区”的奥秘
为什么说滨江是杭州“工业第一区”?
工业增加值,相当于工业总产值扣除原材料及各项劳务等中间品投入之后的价值,更能衡量工业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真正贡献。
从2020年开始,滨江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就超过了其他区,目前已连续三年成为第一。而今年上半年,滨江规上工业增加值达400亿元,仍位居第一。
发展工业,滨江其实并不是“天赋型选手”。
因为工业对空间需求强烈,而摊开地图,滨江在浙江所有县级行政区中面积最小,面积仅为72.2平方千米,光钱塘江水域就占去15.7%,发展工业的产业空间可谓十分有限。
杭州有句俚语——“螺蛳壳里做道场”,说的是当地人擅长利用狭窄的空间、简陋的条件做成精妙复杂的事情。滨江做大做强工业的奥秘就在于此。
在滨江聚才路,一幢15层的大厦是长川科技所在楼宇,该大厦的2-4层均为生产用房,10层以上则设有研发空间,整栋摩天大楼集研发、生产、办公、测试、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长川科技之所以能够把工厂搬上楼,得益于滨江先行先试出台创新型产业用地这项原创政策,让高新技术企业用地的容积率突破了2.0限制,为“工业上楼”奠定了政策前提。
在政策支持下,博日科技、士兰微电子、中控技术等亩均评价A类企业得以提高容积率,实现在地增资扩产,成为“工业上楼”弄潮儿。
如今,行走在滨江,几乎看不见“摊大饼”式的厂房。在那些十几层甚至更高的楼宇里,滨江新型工业的办公与研发、生产同时进行,楼上是办公室,楼下就是车间,大大提升了工业的承载力。
“工业上楼”模式不止在滨江取得了成效。前段时间,杭州市党政代表团赴深圳考察,看到深圳与滨江有着相似的发展桎梏。
寸土寸金的深圳,面积只有杭州的八分之一,剩余可建设用地并不多,工业发展需求与产业空间不足的矛盾凸显。
但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2022年,深圳市规上工业总产值45500.27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11357.09亿元,一跃成为国内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双料第一”市。
为什么滨江的产业适合“上楼”?
深圳和滨江为何能催生“工业上楼”模式?
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在一场专门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举办的早餐会上,杭州高新区(滨江)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向企业介绍,“在滨江,走10分钟就能找到你的上下游企业”。
这样的描述并不夸张。如在被誉为“浙江最牛科技街”的物联网街,这条长度不到两公里的街,在集成电路、信息软件、数字安防等各个领域都孕育出了代表性企业,海康威视、吉利集团、零跑汽车等15家上市公司集聚于此,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当然,不是所有类型的工业都适合“上楼”。
一般来说,上楼产业要符合“精密小轻”的特点,这恰恰与滨江的产业气质相吻合。比起低端制造业,滨江更偏向于发展高附加值的中高端制造业。
以数字经济立区的滨江,多年来,围绕数字经济赛道补链强链,工业产业不断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形成了创新力强、带动力强、附加值高的现代产业集群。
这些年来,从“两强两优两新”到数字经济与新制造业“双引擎”驱动,再到智能物联、智能制造、数字健康三大产业生态,滨江打造了一条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产业链,形成了集成电路、信息软件等十大产业集群。
以智能安防产业集群为例,滨江是全球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产业链最完善的地区之一。
滨江在数字安防领域形成了涵盖基础层、设备层和系统集成应用层的全产业链,其中基础层拥有士兰微、虹软等代表企业,设备层拥有宇视、新华三等代表企业,集成应用层拥有海康威视、中控等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
这些“上楼”企业的另一个特点,是创新动力强劲,有力地推动滨江迈向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目前,滨江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达到7.3%,位居全国前列。
在“浙江省创造力百强企业榜单”中上榜27家(其中7家企业上榜前十),上榜企业数量为全省第一。
按照建设数字经济最强区的目标,未来,滨江将以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为总抓手,全面推进“一园三谷五镇”产业布局落地见效。如在“中国视谷”建设上,将拓展视觉智能应用场景,大力发展工业软件、智能机器人等细分赛道,推动工业视觉向3C电子、半导体、锂电、光伏、物流等领域不断衍生新产业,打造智能物联万亿级产业集群,实现视觉智能产业往高攀升。
这些新兴产业,都将因“工业上楼”在滨江扎根,让“工业第一区”的成色更足更亮。
“工业上楼”模式跃向2.0
“工业上楼”未来会如何演变?
对于创新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自己拿地建楼并不现实,一来等待周期长,二来成本投入大。为了继续破除用地瓶颈,滨江在杭州全市率先提出工业综合体开发模式,由单纯供地迭代为供地供楼双轨并行,这也意味着,滨江的“工业上楼”模式迎来了2.0版本。
自2019年起,滨江陆续投入建设4个工业综合体,它们的规划容积率均在2.0以上,第二工业综合体的容积率甚至达到了4.0。近期,滨江首个工业综合体完工,该工业综合体已经签约万高、梅清数码等11家企业,与直接供地相比,能够节约土地面积约130亩。
杭州万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就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照杭州万高用房需求的用地面积30年折旧测算,通过与租赁、购置其他项目综合对比分析,购置工业综合体,平均每年可节省500万元以上。
除了为城市节约用地、为企业节省成本,“工业上楼”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促进产业集聚。滨江的设想是,一个工业综合体对应一个产业集群,让“上下楼”变“上下游”。
像杭州万高,生产的是能源互联网研发专用芯片。首个工业综合体前期招引企业中,大多数都为芯片生产企业。
滨江首个工业综合体
工业综合体,还克服了传统工业厂房产城脱节的缺陷。滨江首个工业综合体的南北两大区块,由一个定位为公共配套空间的超大连廊连接,它还有个前卫的名字——“光之轴”。
有了“光之轴”进行物理上的连接,单栋工业厂房不再是孤立的存在,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加便捷。
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车间“关起门来生产”不同,首个工业综合体的各个区块并没有设置明显的出入口,厂房四周也没有使用围栏遮挡,整个园区以开放的姿态呈现在公众面前,如此,园区与周边要素实现了互联互通。
同时,工业综合体内已经建成食堂、会议中心等功能区,将配置咖啡厅、图书室、健身房等设施,商业业态也在陆续招引中。今后,工业综合体还将聘请优质管理企业统筹物业管理服务,做好后勤保障,使企业可以集中精力于生产研发。
如此一来,生产、生活、生态三者,都能够在工业综合体中实现有机融合。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工业综合体的陆续投用,滨江工业经济规模有望迎来下一轮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