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德高铁站到长宁村,路程约15公里。一路开车的是建德市杨村桥镇长宁村的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宁斌,他告诉我们:“在长宁村,大家有商有量,都愿意为村里的发展出力。”
20年来,浙江在实施“千万工程”的过程中,始终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长宁村在此基础上,以新时代“互助长宁”精神,激发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2022年,长宁村被评为浙江省善治示范村。
长宁村互助模式究竟是咋样的?朱宁斌带着我们体验了一番。
我们先来到村里的“互助长宁”实事求是工作站。一进大门,只见一块老式黑板摆在正中央,上面写着“今日讨论:关于解决隐将网格群众出行难的问题”。长宁村已开通公交车,但只停靠在村口附近,并未覆盖到更远处的隐将网格。隐将网格还有5个自然村,留守老人多。他们要么步行3公里坐车,要么骑电动车出门。
我们还在观察四周,现场一位年轻人已经等不及了:“这个问题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她是小汪,土生土长的本村人,“我大伯今年78岁,前几天骑电瓶车出门,不小心摔在田里。手边没有电话,硬是自己挪回了家,想想都后怕。没有公交车,隐将网格的老人出门太难了。”
“这确实是个问题,长宁村目前有1362位常住村民,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485位,再过几年村里老龄化的情况还会越来越突出。大家有没有什么解决的思路?”朱宁斌问。
“让公交车多开几公里,终点设在隐将网格?”“由村里出面,组织一支志愿车队?每天早上、中午开两次?”“这样成本有点高,驾驶员也需要有一定资质,要考虑老人的安全。”与会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志愿者踊跃发言。他们几乎周周碰头、周周协商,常把身边存在的问题作为讨论的议题。
互助当然不止于协商。
朱宁斌拿起笔,在纸上画了3个大小不等的圈:“我们按户‘画圈’,5到8户村民在生活上互助,15到20户村民在文化活动、矛盾调解、基层协商上进行协作,60到80户村民间则是在产业上互相帮衬。谁有困难,大家就帮把手。”长宁村搭建的“互助长宁”架构,是在网格基础上做更深层次的划分,从生活互助拓展到精神互助、产业互助,形成立体的村民自治体系。目前,长宁村通过互助圈协商,完成了互助洗衣房、互助菜园、为老人送餐上门、实事求是工作站等多个具象化互助场景建设。
5月中旬,在外工作的小周凌晨两点给互助圈志愿者邵益洋打去电话。“能不能帮我回去看一下我爸,他电话里说身体很难受。”见情况紧急,邵益洋赶紧喊上朱宁斌,一起赶去老周家。所幸上门及时,两人一同将老周送往医院就医,后无大碍。小周在回电感谢时,说出了心里话:“我们常年外出工作,很少回家,但村里相互照应,我们子女在外也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