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党史学习教育
我在农村修公路 二十年铺就乡村发展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3-07-18 11:22:30

杭州市富阳区交通建设服务保障中心副主任 王钧安

编者按: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八八战略”中指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一边是都市高楼,一边是乡村沃野,打破城乡壁垒、加速城乡融合发展,每每从交通开始破题——“交通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风向标,道路桥梁所指便是蓝图热土所在”。

杭州日报讯 你们来之前,我刚从徐樟线上官段回来。

徐樟线是我们富阳上官乡连接大源镇通往萧山区楼塔镇的便捷通道,前些年,大源段经过了分段改造“升级”,路变宽了,也更平坦了,方便了沿线村民。这也让仅剩的1.5公里未改造路段,成了“卡脖子”路段。

这段路,路面最窄处只有四五米,要拓宽,涉及拆迁安置、资金补偿等诸多问题,算是改造工程中的“硬骨头”。今年,我们提前谋划,想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在农村修路就是这样,越做越细致、越修越深入,需要平衡的地方、克服的困难也越来越多。

但埋头苦干几年,回头一望,那些平坦大道已经在高山乡野之间蜿蜒开来。

数读杭州农村公路

时间轴——

2003年:全面实施“乡村康庄工程”

2006年:所有乡镇通等级公路

2011年: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

2016年:全面创建“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

2017年:实现“农村客车村村通”

2018年:实施 “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计划

2021年:实施打通公路“断头路”三年行动计划

统计数据——

截至目前,杭州市农村公路14654.3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88.1%,农村公路密度达到87公里/百平方公里。

杭州全市已累计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3个、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2个、省级示范县6个,交通运输部“十大最美农村路”1条,中国公路学会“全国美丽乡村路”2条。

杭州市6307个百人以上自然村等级公路通达率和道路硬化率均达到100%。

从0到1 全村上阵修条路

20世纪90年代,我一到富阳交通部门,就开始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

那时候,从农村进趟城,真的很难。尤其是一些高山村,山路崎岖,翻山越岭全靠两条腿,农户种点蔬菜、水果和山货,肩挑背扛下山到集镇早市上卖,凌晨4点就得出发。

但凡有点希望,能修条路让汽车开到家门口,村民们就会牢牢抓住。记得在2000年左右,我作为公路建设技术指导,去了趟常安镇泥舍村,那个修路场景太震撼了,至今历历在目——

这是坐落在海拔500多米半山腰上的高山村,要修一条通往山脚的公路,但修路资金有限,于是全村老小全出动。10多岁的孩子、80多岁的老人,没多大力气,就搬搬小石头;青壮年扛着锄头,稳扎稳打挖路基;还有些会点手艺的,就干砌挡墙之类的技术活。

他们没有一分钱报酬,也没有一句怨言,有的只是对未来的憧憬:“路要通了,不知道多少高兴嘞!”

要有路!2003年,浙江省实施“乡村康庄工程”,“乡村通达工程”随即在杭州全面推进,落地到我们富阳,自然丝毫不打折扣。短短两年多时间,富阳就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并且在2007年完成了县乡公路的砂改油硬化改造。

此后,富阳轮番上马了农村联网公路建设,还推出县乡道新一轮提升改造等工程,一张通达的农村公路网络,在广袤大地上铺就。

从有到好 公交车来到家门口

先建设、再提升、后美化。

2018年,杭州出台《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品质“四好农村路”的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农村公路被赋予“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属性;2021年,杭州又开始实施打通公路“断头路”三年(2021-2023)行动计划。

包括我们富阳在内的杭州农村公路,由此经历了从“走得了”到“走得好”的过程。

安全是第一位的,越来越多的农村公路有了安全护栏;行车日益舒适,在风景较好的农村公路旁,会建设休憩驿站、停车位等,方便车主停靠;在建设中,我们还会特别注意生态保护,充分利用老路,避免大开大挖。

路变好了,村民肯定有感触。前两天,沈家坞村的老骆喊我去他果园摘桃子,我们俩就是修路时认识的。

老骆门口的高桦线,曾是一条通而不畅的路,又窄又破,说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一点都不夸张。老骆骑小三轮往杭州闲林送水蜜桃、猕猴桃,要在车斗里垫好几层泡沫板、毛毡布,不然一路颠过去,还没送到就烂了。

现在,高桦线成了一条8米宽、双车道的三级农村公路,老骆也早就把三轮车里的毛毡布撤了下来。他和我说,在这么好的路上开车送货,连老婆都放心不少。

路变好的另一个标志,就是公交车开到了家门口。

就拿富阳另一个高山村——景山村来说,尽管之前根据道路条件量身定制了一辆“公交”,但也常因道路塌方停运。去年,投资800多万元、长4.5公里的双车道盘山路正式通车,路面全部浇筑沥青,加宽后车辆可交会,景山村也真正拥有了公交车,村民出行更方便了。

从乡到城 “钱袋子”鼓起来

我们公路人,每修好一条路,不会刻意回去看看,但无意中听到的几句话、看到的一些变化,会让我们觉得很暖心。

我喜欢爬山,就在今年春天,我去了趟里山镇安顶村,村子里新修的里安线盘山公路漂亮极了,山脚下还立了公交站牌,早中晚每天三趟往返。

到旁边农家乐里买瓶水,和老板闲聊几句,老板激动地告诉我,路修好了,来农家乐吃饭住宿的游客变多了,“一年下来农家乐收益10多万元,再加上家家户户都有的茶叶收入,一年30万元进袋嘞!”

不只是里山镇安顶村。在农村公路的牵引下,城与乡的边界变得模糊了。

富阳第一高山村杏梅坞村自从修好了盘山公路,崭新的房子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好多年轻人在城区上班,周末就回老家度假,看望长辈。尤其是高温天,城里面不开空调受不了,在高山村过夜是要盖被子的,别提多风凉了!

春建乡“茶艺小镇”,通过打通巧下线“断头路”,使该路段成为万亩茶园精品线的组成部分,加上旁边绕城西复线富阳开放式服务区的地理优势,一条路引出一片风景,让小镇成了不少外地游客认识富阳的一个窗口。

我们公路人的圈子里有这么一句话:交通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风向标,道路桥梁所指便是蓝图热土所在。

修一条路,富一方百姓。或许没法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这20年修的农村公路,给农村带来多少社会、经济效益,但路在那儿,希望和幸福就在那儿。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刘高锋 讲述者 王钧安 记者 吴佳妮 整理   编辑:李佳萌
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