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前把握历史脉络 传承红色基因
6月8日,红色幕布揭下,浙东运河衙前展示馆顺利开馆;6月16日,动听的歌声响起,“唱响萧然 喜迎亚运”萧山区首届村歌大赛总决赛在衙前镇杨汛渔耕文化礼堂精彩上演;6月17日,浙江展览馆“两源三江”美术书法作品展开展,衙前70余幅作品展出,乡村文联登上省级大舞台;6月22日端午节当天,西小江上锣鼓喧天,杨汛村第四届小龙舟比赛献上水上版“速度与激情”......
迎接亚运盛会,浓厚亚运氛围,衙前镇可谓“好戏连台”,丰富的文化活动接二连三,全民沉浸在丰富的文化熏陶中,共享精神“大餐”。作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和文化强镇,衙前镇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更是以“品质产业城·共富样板镇”建设为主线,以“衙前红·美好+”品牌为抓手,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持续优化公共文化设施,扎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谱写公共文化繁荣发展的新篇章,以文化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伟大实践。
古风新韵 文化供给“活”起来
千年运河文化、百年农运文化、四十年创业文化,是对衙前文化的深度提炼,也是衙前最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浙东运河衙前段穿镇而过,大运河风貌和纤道古址犹存,绵延千年的运河文化在此生生不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农民运动在这里爆发,开创了中共党史上“五个第一”,留下了无数值得深入挖掘的“红色宝藏”;改革开放以来,不少人在衙前白手起家,他们吃苦耐劳、敢拼敢闯,开辟出了一片天地,支撑起了中国化纤名镇、国家钢结构产业化基地的“钢筋铁骨”。
如何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更好地传承发扬衙前特色文化,并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精神保障?不断挖掘运河在衙前故事,用好衙前农民运动史迹群集成效应,强化文创IP产品开发,衙前镇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
如今的官河畔,河水清澈、喷泉动感,白墙黑瓦的江南建筑透露着水乡的静谧安好,蓝天白云下,一副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为了此时的盛景,衙前从前期规划到最终落地,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金。打造古色古香的官河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提升衙前农民运动史迹群,打造运河文化展示馆、张夏文化馆和运河历史文化公园等“两馆一园”。运河边还不定时举行公益及研学活动,人文、风景和烟火气日渐恢复,络绎不绝的游客来此打卡、摄影、参与活动。
在今年6月浙东运河衙前展示馆的开馆仪式上,衙前镇还牵手绍兴钱清街道、宁波东胜街道共同成立浙东运河镇级联盟,联动杭绍甬三地对浙东运河共护共富、共生共荣齐做探索。
作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衙前农民运动史迹群已入选萧山六大亚运主题旅游线路之“溯·萧然印记”。三馆五点(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杨之华纪念馆,浙东运河衙前展示馆,李成虎墓,李成虎故居,农协旧址—东岳庙,农小旧址—沈定一故居,衙前信用社旧址)年接待参观近8万人次,实现了深层次的文旅融合。其中,详细介绍衙前农民运动发展历程的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更是“出圈”频频,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今年以来,已有21000余人次到访。
衙前镇对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和活化利用受到了上级单位的认可,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公布认定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衙前农小旧址、浙东运河衙前展示馆为第二批杭州市乡村(社区)博物馆;衙前农协旧址入选2023 年杭州市革命文物及乡土建筑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十佳案例。
文化惠民 百姓精神“富”起来
除了官河畔的历史文化建筑提升焕新,衙前镇还一直以高标准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满足老百姓高品质文化需求,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每逢周末或假期,村民王女士就会来镇文体中心参加活动。她表示,“端午节前,我来这里拼搭木质3D龙舟,端午节假期最后一天,我又带孩子来这欣赏了经典越剧折子戏。只要有时间,我都会来文体中心参加免费、有趣又涨知识的活动。”
衙前镇文体中心内,农民画创作活动室、排练厅、微融媒体中心、城市书房、城市展厅、红色衙前文化大讲堂等功能场地一应俱全。室外还配备健身步道、篮球场、网球场等文体设施。为了充分利用好镇文体中心这些配套设施,衙前镇文体中心引进了萧山剧院管理团队,高标准做好管理维护,高水平组织活动,每个月都有三四场大型公益演出活动免费上演,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深层次的文化需求。今年,公益儿童剧《冰雪奇缘》、越剧《王老虎抢亲》、魔术专场秀《银河造梦师》等精彩表演就在文体中心上演。每次演出,现场氛围都持续高涨,大人小孩均对沉浸式表演大呼过瘾,好评不断。
衙前镇文体中心还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党群服务中心、城市客厅三个阵地融合的活动载体。亲子阅读讲座、“绿书签”护苗行动、马赛克花瓶DIY等多种活动在此举办,群众们在这里焕发灵感、结交朋友、拓展视野,不断提升精神文明素养。
此外,衙前还完成了全镇村社文化礼堂(文化家园)全覆盖,并且以文化礼堂为中心,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周边配置文化广场、戏台、书房、球场等嵌入式设施,以点带面,以面汇网,辐射带动村社文化活动高品质服务供给,进一步提升村民的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
对于“遍地开花”的公共文化设施,村民当然是喜闻乐见,纷纷为家门口就能享受高品质的文化活动而点赞。最具代表性的是“唱响萧然 喜迎亚运”萧山区首届村歌大赛总决赛的比赛场地——杨汛渔耕文化礼堂,这所由村乡贤和村民捐资建造的渔耕文化礼堂,耗资400余万,室内配备文体教室及渔耕文化陈列馆、乡贤馆等。自2022年9月场馆开放以来,杨汛渔耕文化礼堂已承办文艺演出、课程培训等各类活动100余场,满足了村民群众的文化休闲需求,还掀起了迎接亚运、参与亚运的热潮。
打响品牌 文艺衙前“亮”起来
如果说文化场馆是衙前镇不断打造的硬件,那么全域村社文化管家的覆盖,则是利用软实力助力文化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软硬兼施”彻底激活基础文化创新原动力。
今年杨汛村第四届小龙舟比赛上,精彩的舞蹈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掌声,而舞蹈演员正是来自衙前镇“三团三社”中的舞蹈社。近几年,为丰富乡村文化形式,助力乡村振兴,衙前镇通过文化管家大力推进“三团三社”建设,戏曲、舞蹈、合唱、走秀、瑜伽、太极、腰鼓等多个社团将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一网打尽”,也为群众兴趣爱好提供交流和学习的空间和集群。
文化管家可以说是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良师益友”,他们步履不停,走进村社,开展点单式定制化服务,组建提升文体团队,努力挖掘一村一品。例如在文化管家的指导下成立提升的杨汛村舞蹈队,每周固定时间开课,村民积极参与,编排出舞蹈作品《吉祥》《美丽中国》等,并多次在文化走亲、我们的“村晚”舞台上表演,在当地已是小有名气。
提到知名度,不得不盘点衙前镇长期坚持举办,已形成当地文化特色的一系列叫好又精彩的活动。比如被各级媒体报道的端午龙舟赛等,已成为大众参与、全民共享的传统文化活动。
其实,这样特色鲜明、风情浓郁、趣味十足的“文化大餐”在衙前比比皆是。今年春天,“渔耕雅韵 共富图景”衙前镇首届美“蛳”节上,全省首个村级文联——杨汛村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今年5月,代表衙前丰富精神文化内涵的“启航杨汛”龙舟队、“非遗传承”耙螺蛳队、“徐树康”树康画院工作室、“徐火清”中国象棋工作室等十大队室正式亮相,这也是衙前镇在树立村级文联先进典型和示范标杆上迈出的又一大步。
“衙前高标准完善公共文化设施,高水平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高质量组织文化惠民活动,并充分发挥文艺乡贤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以文化浸润基层群众生活,有力提升了衙前文化的辨识度、知名度和影响力。”衙前镇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