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开渔啦!”
7月1日凌晨,夜色吞没上城区九堡街道杨公社区江边的码头。
时针指向0时整,“抢位置”大战一触即发。码头的闸门一放开,数十盏渔火亮起,渔船浩浩荡荡“出征”。
结束了为期4个月的钱塘江禁渔期,渔民们早已迫不及待吹响弄潮冲锋号角。
6点,23艘渔船“第一捕”归来,惊起一只只水鸟。
船靠岸了。缆绳头抛到岸上,一箱箱渔获出舱。早已等候在周围的渔民家属、帮工们蜂拥而上。
今年的“鱼王”花落老渔民王林海家。抱着一条近40斤重的包头鱼,王林海喜不自胜,“好兆头!”
“大家伙一个月前就开始筹备了。”杨公社区渔政负责人傅金金说,前一天晚上下大雨,渔民们本来还担心潮大鱼少,“结果大家都满载而归,渔获总量约8000斤,大丰收!”
一潮钱塘满江鲜,钱塘江水域的鱼类品种达100多个。为了让更多的市民尝到美味的钱塘江江鲜,8点半,“全力迎亚运 争当弄潮儿”首届九堡钱塘江开渔节在九堡街道领潮驿站正式启幕。
刀鱼、鲈鱼、花鲢、包头鱼、白条……上午近10点,渔民们还忙着把一网网江鲜卸下来,再一担担合力往岸上挑。
往年,大家径直载去杨公农贸市场售卖;今年,九堡在码头边开办临时鱼市,设了23个摊位,开张半天。
今年的江鲜价格怎么样?“和往年差不多,没有太大浮动,江鲜时价主要和渔获量关联比较大。”傅金金说。
首届九堡钱塘江开渔节上,现场还为杨公渔业队正式授牌。
杨公社区自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就有村办企业渔业队,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他们是上城区最后一批钱塘江渔民,也是目前杭州主城区数量最多的渔民群体。
这些年,渔民渐渐减少。曾经杨公渔业队有60多人,现已缩减至32本渔民证。一本证对应一个人,年纪最轻的持证者金小明今年也已48岁。
“但至少,我们想留住这一股勇往直前、敢拼敢闯敢去抢‘潮头鱼’的精神。”杨公社区书记陈华表示,因此,活动现场重磅发布了一个和钱塘江九堡渔文化相关的标识——“潮小渔”,九堡街道还在杨公佳苑打造了“杨公钱塘江野生鱼”共富工坊项目。
据悉,后续街道将加快共富工坊软硬件建设,深挖和传播九堡“渔耕文化”。同时,九堡将邀请辖区直播电商企业开展江鲜评测、直播带货等活动,提升江鲜附加值,把九堡的渔业产业打造成一个品牌体系,扩增杨公社区渔业的综合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