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最近,西湖传来“首次发现繁育状态骨顶鸡”的好消息。
西湖水域管理处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博士于学伟介绍,骨顶鸡一般每年10月迁来西湖,并于第二年3月飞离。而今年到了5月,西湖内仍有骨顶鸡尚未离开。为了解这些特殊的朋友,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追踪观察,终于在5月16日捕捉到了“骨顶鸡带着四只小雏鸟在西湖水域觅食”的画面。
“这是第一次发现,太让人惊喜了!”于学伟兴奋地说。
骨顶鸡在我国分布广泛,繁殖在东北、河北北部、内蒙古、青海至新疆、西藏等地,迁徙时途经甘肃、山西、山东等地,到黄河或长江以南越冬,在云南石屏、海南和台湾为留鸟。骨顶鸡成鸟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醒目的白色额甲,羽毛整体为黑色。
但作为冬候鸟的骨顶鸡为什么会选择留在西湖繁衍后代呢?
于学伟表示,安全隐蔽的环境、人为干扰小的生态、丰富的食物以及良好的西湖水质都是骨顶鸡“父母”选择留下的原因。
“在西湖这块‘风水宝地’,吃喝住都不愁,就留下了,接着开始繁育添丁。我们也提醒市民游客,观鸟时注意与水鸟保持距离,遇到落单的雏鸟不要进行触摸等人工干预,成鸟会将其寻回的。”
2014年数十只鸳鸯“下榻”西湖,引起市民游客及专业人士的关注。如今,不足十年的时间,漫步湖边、泛舟湖面,欣赏西湖的绿水青山时,斑嘴鸭、黑水鸡、白鹭、夜鹭、普通翠鸟等留鸟在不经意之间就能观赏到,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保护动物也频频出现。
这都与西湖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密不可分。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初心,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治理、遵循科学、因地制宜、持之以恒”的治理理念,西湖目前已构建起多级“湖长”管理体系,通过流域共治、水岸联动、专业管养、信息化等手段,持续提升环境质量,生态保护修复成效不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