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党史学习教育
杭州要建全国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之都
发布时间:2023-03-02 10:21:36

从技术到产品,从实验线到生产线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85岁的屠呦呦作为主要参与者发现了青蒿素成功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但从青蒿素被发现到最终实现产业化,足足用了30多年时间。

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融合是世界性难题。从去年开始,杭州开启了全新的尝试,通过成立一系列“概念验证中心”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昨天,在2023融·创新生态大会上,余杭区概念验证中心发展联盟正式发起。

穿越科技创新“死亡之谷”

先来说一个科技创新“死亡之谷”的概念。一项科技创新从被研发出来到真正变成成熟的产品走向产业化之间,往往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中的大多数都很难成功——在国内,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产业化率只有5%左右。这条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化之间的鸿沟就被称为“死亡之谷”。

为了跨越“死亡之谷”,美国20年前就提出并实践了“概念验证中心”的模式,通过建立概念验证中心,更好实现科研机构研发成果与市场和产业的对接,因此也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

从2001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建立第一个高校概念验证中心,到2017年,全美官方宣布的概念验证中心已经达到42个,其中不乏麻省理工这样的顶尖学府。

沿着这个思路,去年杭州推出了15家概念验证中心,覆盖了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这些中心背后站着的大多是科研院校及科技公司,像是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之江实验室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西湖大学、杭州启真创新创业服务有限公司等等。

同时,根据杭州市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方案,杭州提出了“打造全国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之都”的设想,将构建科技成果评估、转化、投融资、商业化开发等国内领先的概念验证服务体系。

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品

这些概念验证中心

具体将做哪些事呢?

单纯从概念上说,杭州的概念验证中心是指“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原理或技术可行性研究、原型制造、性能测试、市场竞争分析、二次开发、中试熟化等验证服务,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新型载体。”

昨天,浙江大学控股集团成果转化部部长、浙江大学启真概念验证中心副主任谢崇波也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和案例。

比如,浙江大学的各个技术研究院、实验室负责提供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由启真概念验证中心进行筛选、验证,提供验证资金,帮助生产样品,成熟到一定阶段后再由浙江大学控股集团进行培育孵化、产业投资。

简单来说,就是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或者说是从“实验线”转到“生产线”。

“筛选的维度有很多,比如这项技术的落地快不快,和产业结合后规模大不大,应用在产业链的什么位置,会不会在技术上被卡脖子,可替代性强不强等。”谢崇波表示,他们甚至会对科研团队的能力和潜力做一些判断。

以某项新材料的概念验证为例,启真概念验证中心在筛选之后得出一系列结论:如优势在强度更高、质量更轻,应用于产业链的上游,生产工艺上不涉及国外知识产权,等等。验证阶段,他们明确了这个材料可用于生产防弹衣、鱼线、缆绳,最后帮忙做产业落地,找到合适的注册地、确认股权架构、物色生产线、完成首轮融资……

一项科研创新到底好不好,究竟谁说了算?在华立集团董事会主席汪力成看来,这是科研创新实现有效转化的关键问题,“从我们的实践经验来看,市场是唯一的试金石。”他认为,大量科技创新都应该围绕着产业化,需要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孵化和培育,政府应该多去营造科技创新产业化的生态。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梁应杰   编辑:李佳萌
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