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党史学习教育
关于深化“两廊”“两地”建设 打造全球高端制造业研发和生产基地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02-23 10:40:08

(2023年2月21日政协第十二届杭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多次强调要“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了坚定不移做强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部署。从中央到省、市,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高端制造业的战略指向十分明确。打造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全球创新策源地,是我市提升制造业水平、增强产业竞争能力,铸就实体经济铁柱钢梁的主抓手。深化“两廊”“两地”建设,对于建设全球高端制造业研发和生产基地,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范例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向更大范围、 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拓展, 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目前,我市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制造业的占比还比较低,制造业中传统制造业的比重还比较高。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打造全球高端制造业研发和生产基地为主攻方向,以“鼎新”带动“革故”,积极抢占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制高点,大力推动我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

二是打赢经济翻身仗的需要。今年我市经济工作的主题主线是打好翻身仗。受国际形势、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市经济增长的动力还不够强劲,大企业大平台大项目支撑仍然不足。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打赢经济翻身仗,离不开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强劲支撑。我们要围绕全球高端制造业研发和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积蓄创新动能、优化产业布局、激发主体活力,推动制造业规模和质效显著提升,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三是提升杭州发展能级的需要。“两廊”“两地”是我市“再展雄风、再创辉煌”的主战场。目前,我市已有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重大产业和开放平台,但在制造业发展方面还存在产业动能不够强、统筹力度不够大、功能配套不够全、成果转化不够高等问题。我们要放大“多区叠加”的示范效应,切实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力、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努力形成“两廊”并进、“两地”齐驱的高端制造业发展新格局,为杭州跻身全球城市第一方阵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当前,国际国内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正在进行深度调整,我们要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快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努力打造全球高端制造业研发和生产基地,进一步厚植我市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我们建议:

一、突出创新策源,强化动能转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聚焦基础零部件、基础工业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制造工艺和装备、产业标准与基础技术检验检测系统等“五基”领域,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创新生态。一是提升创新平台。深化名校名院名所行动,积极引入海内外高端智力,支持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等开展新型实验室体系建设,探索实施首席专家负责制,涌现更多基础创新成果。二是加强创新联动。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头部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开放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等创新要素,建设更多行业共性技术平台,聚焦“断供”项目部署创新链,推动形成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三是激发创新活力。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等研发主力机构,完善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国有资产的管理方式,畅通职务科技成果激励通道,切实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推动“两廊”“两地”开出更多创新之花。

二、突出成果转化,加快产业落地。成果转化是创新发展的关键。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两链融合,加快构建“源头创新—概念验证—早期孵化—产业落地—发展加速”科创路径,牵引更多创新成果在“两廊”落地生花。一是加强重点扶持。制定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专项政策,围绕机器人、增材制造、数控机床,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每年选择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替代进口显著的项目,列入市级“揭榜挂帅”计划,引导企业加大产业投资,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落地。二是提高转化效能。完善以市场需求为牵引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设立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推进概念验证中心和中(小)试基地以及各类孵化器建设,优化绩效星级评价奖励,细化建设补助、运营补贴、转化奖励等,畅通创新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三是深化创新应用。制定“首台套、首版次、首批次”扶持办法,完善招投标机制,强化分类分档扶持,探索保险补偿试点,鼓励和引导企业在重点产业领域开展创新研制,推动“两廊”“两地”结出更多创新之果。

三、突出招大引强,深化龙头领跑。大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顶梁柱,稳大盘的主力军。聚焦智能物联、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能源等五大产业生态圈,加大世界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百强等招引力度,打造更多百亿、千亿级产业集群。一是注重链式招引。编制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产业链全景图,定向招引一批“链主”企业和协同配套企业,集中力量强链补链延链,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竞争力。二是推进强强联合。引进国际一流中介服务机构,建实企业兼并重组信息平台,引导龙头骨干企业根据产业政策、市场变化、自身情况,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催生培育更强市场主体。三是深化产业引导。吸引国际国内风险投资机构来杭发展,充分发挥政府性产业基金、国有投资基金等牵引作用,吸引社会资本跟进,扩大投贷联动,鼓励“投早”“投创”,吸引更多新兴产业在“两廊”“两地”茁壮成长。

四、突出梯度培育,做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城市的活力所在。实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支持中小企业专注细分市场、深耕细作,成为创新能力突出、生产管理精益、掌握独门绝技的市场主体。一是加强细分扶持。完善细分行业重点企业信息库,加大对获评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隐形冠军”等细分市场主体的扶持,鼓励采购数字管理、技术创新、法律咨询、检验检测等服务,推动更多企业“小升规、规转强”。二是重视初创培育。深入推进“雏鹰计划”企业培育工程,制定商务楼宇(园区)租税联动补贴办法,创新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加大创业资助、租金减免、贷款贴息等力度,着力降低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型初创企业运营成本。三是提升制造服务。制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政策,推进柔性化定制、共享型生产、智能制造诊断等新业态发展,建设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平台,助力更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品质提升,培育“两廊”“两地”更多经济增长点。

五、突出数字赋能,推动行业蝶变。数字经济是经济增长的快变量、未来经济的增长极。推进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边缘计算、元宇宙、未来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强智能制造优秀解决方案在重点行业的推广应用,绘就“头雁”引领、“强雁”跟进、“雏雁”密布的产业地图。一是打造未来工厂。引导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系统,优化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推进全产业链要素资源集聚和动态优化配置,打造一批“领航型”“链主型”“头雁型”“平台型”未来工厂。二是建强产业大脑。围绕优势产业,健全“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快产业大脑能力中心和分行业产业大脑建设,丰富数据、知识、算法、模型、组件等,带动上下游数字工厂业务系统云端迁移,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链协同能力。三是推进数智改造。实施传统企业数字化改造行动,借鉴上海发放智评券等做法,支持企业购买数字化改造解决方案、两化融合贯标诊断等服务,推进重要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业务系统云化,打造更多现代化新型产业组织单元,开启“两廊”“两地”腾飞之翼。

六、突出要素保障,锻造最优环境。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的支撑。创新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促进发展要素有序流动、有序集聚,用良好的环境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人才保障。健全全市青年企业家英才库,完善创业投资等高层次人才目录,鼓励高校、科技服务机构等共建技术转移学院,支持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行业协会等共建产教合作联盟,进一步加强领军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定制。二是强化空间保障。滚动编制工业用地储备计划,提高工业用地出让比例,完善弹性供地政策,探索带条件、带方案出让,鼓励回收低效工业用地进行二次开发。引导企业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建设集生产、研发、中试、展示、销售、配套一体的综合高效厂房,搭建“楼上楼下”“前企后院”式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三是强化资金保障。优化科创金融产品供给,鼓励跨境投融资创新,支持保险公司推出科技创新保险。完善在杭金融机构评价激励机制,支持金融机构成立科技支行或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贷款。推动优质企业上市发展,扩大企业债券融资工具规模,优化担保风险补偿机制,为“两廊”“两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七、突出协同推进,凝聚全市合力。制造业是赢得现在、制胜未来的基础。在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协调机制,统筹“两廊”“两地”发展,定期研究解决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形成推进“两廊”“两地”发展的工作合力。一是加强规划统筹。加强“两廊”“两地”空间、产业、服务等方面的协同、统筹,突出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发展空间布局。二是聚力产业协同。针对园区小微企业占比较高的现状,统筹发改、规划、经信、环保等各部门力量,实施“腾笼换鸟”等产业更新、替代行动,激发园区内生动力。三是深化区际协作。围绕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完善等,打通区、县(市)间在用地、招商、投资、贸易、金融等方面政策,密切区、县(市)间产业协同和企业联同,推动“两廊”“两地”更好地形成整体业内影响力和发展竞争力。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李佳萌
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