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想造新房子想了很久,现在我梦寐以求的心愿终于要成真了!”眼看着老房子被拆除,机器进场打桩,横亘在沈玉良心中几十年的“心结”终于得以解开。
上世纪80年代,作为在临平区运河街道博陆村土生土长的村民,老沈便在村子的南园里新建了小家。但因为房屋一户紧挨一户并且面积窄小,老沈所居住的片区也一直被人戏称为“火车弄”。“门口要是和三轮车狭路相逢,我就要停下来让他先过,平时家里有客人来,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真是发愁。”老房子年久失修,已经严重影响了老沈平时的生活和出行,他一直盼着能建新房。
博陆村地处运河街道的正北面,紧邻大运河,共有14个村民小组、700余户人家,其中不少村民和老沈有着同样的情况。陈旧狭小的住房已经不能满足村民现在的居住需求,能不能拆了重建?又该怎么建?带着村民们的期待,两三年前,运河街道着手筹备博陆村征地、旧房拆除等工作,并成立由街道、村社干部以及专业质检、工程管理人员组成的工作专班,通过实时沟通反馈和每周例会推进工作进度。
通过走访入户,工作专班梳理了每户家庭的实际需求和情况,发现危旧房改造的重难点在于土地分配问题。“去年,我们创新采用了跨组征地的模式。一方面,我们在东湖北路东西两侧向其他组征地100余亩,用于建设新房,另一方面让部分村民在拆除老房子后的原有土地上建房,这样家家户户都有新房住,而且面积都可以较之前有一定的拓展。”博陆村党委副书记姚如飞回忆,这样的方案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认可。
土地的问题解决了,哪些村民可以原址重建?哪些村民要搬迁到新地块?新房规划建设采用哪种形式?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博陆村采取了“组团联合自建”的形式,即让建房户作为建房主体,深入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比如,村民通过自行商议,确定旧址重建的家庭,同时通过投票,从建筑公司给出的新房户型中选出最终方案。
“在这种模式中,街道、村委主要扮演‘监督员’‘服务员’的角色,由村民们自主进行民主协商,达到‘众人事情众人议’的效果。”博陆村党委书记张帆告诉记者,去年年底,旧房拆除工作已经正式完成,目前共有178户将新建房屋,计划今年年底结顶。
一子落而满盘活,作为临平区首个农村危旧房集中改造项目,博陆村危旧房改造工程顺利推进,被当地村民们称为实现“安居梦”的“暖心房”。接下来,在完善博陆村景观、交通等配套设施的基础上,运河街道将继续聚焦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医疗服务、教育配套、交通出行等民生项目,进一步助推“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