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党史学习教育
心有所爱 匠心以待
发布时间:2023-02-15 09:58:10

每日商报讯 工匠,“择一事、专一心、终一生”。

习近平总书记说,“杭州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杭州,一座蕴含工匠基因的城市。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的高技 能人才不断涌现,新一代“杭州工匠”传承书写着诗画江南、精工制造的精彩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近年来,杭州市总工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的领导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全国之先河,开展“杭州工匠”认定工作,设立“工匠日”,建成劳模工匠文化公园、工匠精神展示厅等等,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城市特色和品牌特质的弘扬工匠精神“杭州实践”,努力把杭州打造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工匠精神的示范之地,为杭州向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目标不断迈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新时代新征程。为进一步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本报和市总工会、市劳模工匠协会联合推出《匠心筑梦》系列特别报道,讲述杭州工匠岗位成才、技能报国的奋进故事,弘扬工匠精神,汇聚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杭州力量。

杨莅

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副总监,播音指导,杭州市政协委员,杭州工匠,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从事电视工作30年多年,策划、编导、主持的节目获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电视新闻奖、五个一工程奖、牡丹奖等几十个奖项,撰写的业务论文获全国主持人金笔奖一等奖等奖项。被授予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全国最美文艺志愿者、全国城市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新中国“60年60人”、全国“到人民中去”优秀志愿者、浙江省首届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杭州市首届十大文化人物。

匠心

执一心,择一事,终一生

70后、80后、90后的杭州人见到杨莅时总会说,“我是看着您的节目长大的”。作为杭州老百姓最熟悉和喜爱的主持人,杨莅入行30多年,至今仍然活跃在台前幕后。台前,她亲切、知性、优雅、专业,是聚光灯下的焦点;幕后,她认真、勤奋、严格、细致,是无数晚会、活动的总导演、总策划,是节目智慧团队的核心。

用心播音,用爱发声。30多载岁月更迭,杨莅初心不改,坚守如一,30多个春来秋往,她一直闪耀在舞台上光彩熠熠,一直奔跑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从不停歇。

超量准备,才能完美发挥

播报内容顺序临时改动、节目结束时长不够、户外晚会直播突然断电、大型文艺活动音响故障……如何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状况,将危机化于无形是考验每一个主持人综合素质的必答题。

在杨莅30多年的主持生涯中,处理突发情况的情形其实并不少见。在她分享的几个案例中,每一次意外都惊心动魄,而每一次危机都能在她巧妙灵活的应对下化险为夷,而且还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每一次突发状况,一方面是危机,同时也是与观众互动的最佳时机。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是,杭州的观众素质都特别高,每一次互动给主持人的反馈也很好,这也让我在应对这些问题时更加自信和从容。”杨莅说。

很多人佩服她的临场应变能力和控场能力,但她知道一切完美发挥、精彩呈现的背后是每一次的超量准备。

“做十分的准备可能最后只能收获七八分的发挥。做七八分的准备,想着临场发挥,最后可能变成临场‘掉链子’。所以,想要好的结果必须保证有十二分的准备。”

杨莅就是这样,无论接到什么样的任务,她都在前期充分大量地做功课。她的主持稿都是自己一字一句手写出来的,很多人认为在电子设备如此快捷方便的今天,没有必要这样为难自己,但杨莅却不这样想。这是她长期坚持下来的一个习惯,也是她学习、准备、创作的一个秘诀。

“自己一笔笔写下来的字,它是有快乐的,它是我的,它是有温度的。常常写好文稿已经是凌晨一两点,但此时不会觉得累,反而会感到一身轻松,脑子里也会格外清晰,会感觉特别有收获。上台前,看到自己密密麻麻的字迹就好像一幅幅照片,大概写了什么,看一眼就会在脑子里显像。”得益于这样尽心尽力、精益求精地准备,杨莅总能在上台时透着一种浑然天成的亲切感、松弛感。

每年,杨莅手写台本文稿超40万字,而这样的习惯已经坚持30多年,手写文稿摞起来也有一人多高。认真地准备每一次登台,认真对待每一次工作,认真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她对工作始终怀着一颗敬畏之心。

心有所爱,才会不知疲倦

很多熟悉杨莅的同事都说她是“拼命三郎”。策划、编排、写稿、彩排,每一个环节亲力亲为,每一个细节丝丝入扣,一年365天,杨莅永不停歇,同事们都感叹她小小身体里的能量好像永远都用不完。

杨莅说不知疲倦是来自“家传”,因为她的父亲就是一位工作不知疲倦的人。杨莅的父亲是一名革命残废军人,曾参加过解放战争,转业之后成为一名摄影记者。因为职业的需要,杨莅的父亲时常无休无眠地投入工作,白天忙于采访拍摄,晚上在暗房里冲洗照片。在杨莅的记忆里,父亲非常热爱新闻工作,她在父亲的身上看到了心有所爱、不知疲倦的样子,这种影响也根植在杨莅的血脉之中。也是从那时,在杨莅的心中悄悄地种下了投身新闻事业的种子,未来要继承爸爸的衣钵。

1988年,杨莅进入杭州电视台。她在电视荧幕上初次亮相,青春知性的形象、磁性生动的声音,一下子就让杭州人记住了她的面庞和声线。但杨莅从没有将自己限定在只做播音主持,编导、制片、策划、创作,只要是她感兴趣的,她都会学习钻研、积极尝试。30多年的积累和打磨,让她除了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优秀主持人以外,更是杭州电视台职业身份最多的那一个。

“我始终觉得具备采、编、播综合能力是主持人应有的素质,学识、经历、技能决定了我们的职业生涯的长度、宽度和广度。我经常跟年轻人说,不要认为工作是在替领导、老板在做,每一件事都是为自己而做,学习到的每一项本领、技能都是在强壮自己的身躯,我们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在强大自己。”这不是一个领导者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杨莅用自己30多年的努力和积累为年轻人示范了如何去做。

这么多年来,杨莅总在采访别人,倾听和诉说别人的故事,却鲜少提及自己,对她来说,华丽的聚光灯没那么重要,背后的辛酸与汗水不值一提,最重要的是她一直都在倾听着、感受着、记录着、表达着,传承着,这就是她一辈子坚守的初心。

“郑”在点评:

2021年,市里一场非常大的活动,有近万人参加,音响突然断电,一时难以修复。为了不影响活动的进行,杨莅拿着一支电喇叭上台主持,她镇定自若,信心满满,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称赞和好评,也化解了主办方的尴尬。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杨莅之所以能在突发情况下,不负众望化解危机,是她30多年积累的结果,是她30多年勤奋的结果,是她30多年拼搏的结果。

杨莅是工作中的“拼命三郎”,她从事电视工作30多年,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无论当播音员还是主持人,她都全身心地投入。播好每一篇稿子,主持好每一个节目,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她工作不知疲倦,不分昼夜。在她聚光灯下的风光的背后,凝聚着她多少汗水和辛劳。杭州每遇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都离不开她的身影,九江抗洪、抗击非典、汶川和雅安抗震救灾、春风行动、抗击新冠等等。她不光是播音员、记者、主持人,她还是撰稿人、编辑。许多主持稿都是她自己写的,而且要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她是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反复倡导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

杨莅是广电系统的常青树。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在石桥乡担任乡党委书记,她专门来石桥乡采访,并在杭州新闻中担任主播。30多年来,她一直活跃在广电系统的第一线,是杭州老百姓喜爱而又熟悉的主持人和播音员,被授予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全国城市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新中国“60年60人”、杭州市首届十大文化人物等荣誉称号。

杨莅是言传身教的杨老师。作为一名资深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她一方面仍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进取,做好、做优自己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她关心关爱、悉心培育新人的成长。她全力投入杭州文广集团开展的“名人带徒”“名人工作室”“文广大讲堂”等活动。并长期在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讲课。她以她的言传身教,为杭州、为浙江的广电事业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我经常讲,对于工作有两种态度,是主动还是被动,是积极还是消极,是认真还是敷衍,是早做还是晚做,是一流做还是一般做,杨莅对于工作选择了主动、积极、认真、早做、一流做,这也是杨莅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原因。

浙大城市学院客座教授

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杭州市劳模工匠协会名誉会长

郑荣胜

传承人说

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大型活动团队编导姚静:

作为一个主持人,她经常查阅大量资料,亲自撰写主持稿,并结合当下主题、热点,主持词里不仅有满满的暖心话,还会用上年轻人爱用的网络用语,所以她的主持稿不但有深度、有广度,更有温度。

作为一个活动团队的领头人,在策划会上点子多,在前期准备中想得多,在现场时看得细。杨莅老师在大型活动中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她的身上,时刻凸显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影像事业部制片人陈楠:

翻了翻微信里80多个工作群,回望了很多一起呕心沥血的日子,脑海里满是不论多晚、每一句主持词都要亲笔手写的杨老师;是不论大小、每一次舞台呈现都要精益求精的杨老师;是不论职业、每一位采访对象都要心意相通的杨老师;更是六度寒天里,在德寿宫门前,短袖裙子清凉上镜的杨老师。于是,有了一场场精彩的主持,有了一台台完美的晚会,有了一个个精彩的片子,有了一次次雷动的掌声,有幸一起走过,耳濡目染,受益匪浅。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应丹 摄影/视频 李子逸 制图 蒋中杰   编辑:李佳萌
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