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十六届(2022)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如约而至,开启一场关于冬日里的文化盛宴。
在这里,国潮与古风相得益彰,历史的封印慢慢被揭开;在这里,数字动漫开启来自新世界的奇幻与新意,未来的模样也渐渐清晰;在这里,文创思想的激荡与碰撞再度升级,给人们带来更多遐想空间;在这里,生活被情怀雅韵所充斥,美学的体验与享受更加深入……
其中以“悠悠运河贯古今·千年文脉焕新生”为主题的临平展馆同步上线。近年来,得益于历史文化的底蕴基础,临平的文化创意产业也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朱炳仁·铜的铜雕艺术品、楠宋瓷业的国宴瓷、李佳林的织锦作品……文化创意项目频频出圈,诸多文化消费新业态正蓬勃兴起。
而其备受关注的现象背后,正彰显出人民不断升温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新时代的发展画卷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复兴的内生动力无外乎每个人心中的精神动能,而蕴含着文化力量与创意想象的作品将始终承载着这份力量与时代同向而行、同频共振。
“文创作为正在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的崭新业态,它不仅和社会各界文化需要以及广大民众精神需求紧密相连,还让优秀文化资源实现了多途径、多维价值的转化,更成为了新时代突出的人文亮点和重要的经济支点。”临平区文创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
激活千年文脉新动能
给潮流文创植入深层文化内涵
厚植文创基因与城市未来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绽放出临平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自信。
临平之名,东晋时已见诸史册,至今1800年。赤乌十二年(249年),“《吴录》曰:六月戊戌,宝鼎出临平湖。”(《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吴主传第二)。临平湖又名东湖,是因它在在临平山之东南,或杭城之东,其地今有东湖街道、东湖村。
临平区历史久远、文化绵长,有7000年的人类繁衍史,5000年的人类文明史,1800余年的文献记载史和1000余年的置官建城史;有世界遗产大运河40公里,中国三大赏梅圣地之一超山、中国明清江南十大古镇之首塘栖;更是孕育了元四家王蒙、著名学者俞樾等名人名家,吸引了苏东坡、吴昌硕等雅士名流,涵养了“兼收并蓄、包容开放”的人文精神。
让文化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永远灿若芬芳,需要一个载体。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是依托古老文化开启一个新蓝海时代,更是在这场双向奔赴的融合中,作为文化的见证者和书写者。
今天在临平,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匠作被赋予了内涵和故事,变成了一件熠熠生辉的作品,而这些作品中镌刻着的正是属于一座城市独有的文化记忆。
比如,在2016年G20峰会上崭露头角的“国宴瓷”制造商楠宋瓷业便喜欢在产品中讲文化故事。“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陆龟蒙的一首《秘色越器》写尽了越窑青瓷光泽盈润的釉质,以及如“夺”千峰之色的青翠,也体现了楠宋瓷业自主研发的“千峰越瓷”品牌内涵。
比如,晚峰文化将古老建筑模型以积木形式展现出来,不仅再现了当年匠人的巧夺天工,更诉说了那些温润光阴里一个个不可磨灭的文化历史故事。
同样的,动漫影视行业也在这片千年文脉的传承之地汲取了灵感源泉,文艺作品多点开花。
前不久,由临平影视企业浙江好酷影视有限公司出品的以治理黄河为题材的历史剧《天下长河》正式收官,同时也获得收视佳绩,不仅位居卫视首播剧榜首,并且豆瓣评分高达8.5分。此外,彦博影视出品歌曲《我的中国红》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剧《杭州女人》入选2022年度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项目及2022年杭州文艺精品工程扶持项目。
与此同时,动漫产业也闪现着耀眼光芒。依托中宣部文改办“原动力”原创动漫作品评选与成果打造,国漫孵化基地已吸引130余家企业入驻,助推10余家企业作品入围全国“金猴奖”“安妮奖”等动漫界大奖……这些都是发生在新时代临平的一个个鲜活的文化故事。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
正是在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崭新城区,这座经济高速发达,却永远不失烟火味的城市,我们看到了诗意在现实中的写照。
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
把文化创意融入城市发展规划
回望临平发展,一条奔腾不息的大运河串联起沿线密布的工厂,也因此勾勒出了这座城市独特的经济脉络。而今,再度翻开临平发展的版图,会发现老厂房、旧仓储空间等工业遗存正在慢慢蜕变为创意城市的崭新地标。
今年,大运河1986文创园正式开园,背靠风光旖旎的大运河,这个曾在上世纪80年代辉煌过的老厂房历经时光荏苒,最终被提升改造,利用创意元素为其注入新活力,形成了“一中心六空间”为体系的大运河文创园,让老建筑在新时代演绎出了别样风情。有着相似“蝶变经历”的还有新天地文创园、艺尚小镇等……
在文化成为临平产业发展的新着力点之时,这些充满年轻活力的文化园区也正转型升级为点缀这座城市的风景线,她们曾记录了临平悠久的人文历史,也积淀了临平人普遍而又各具特色的情感回忆,因而成为这座城市地理上和心理上的双重中心。而基于文创园区集聚的企业及人群,也将同步带动周边城区的转型升级。
文创园区的兴起同样也让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比如位于临平新城的文化创意大厦正串联起文化企业上下游。据了解,该园区以创新的垂直型文创楼宇业态进行布局,自下往上依次引进创意设计、时尚设计、影视传媒、数字内容等相关的文创企业。从2019年12月开园至今,已招引入驻企业100余家,其中以影视动漫、创意设计、新媒体短视频企业为主,动漫类企业达30余家。
这些光点背后,也是一座城市发展战略的体现,我们看到了临平促进产业发展要素集聚,形成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特色显著、合理高效、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他们将引领着文化产业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势力”。
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创园区正如光点般点亮着这座城市,她们将成为文化的最好承载体,通过将文化和历史注入建筑,让园区不仅是文化从业者的“梦工厂”,也是一个个有温度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是一座座代表了城市风貌的崭新的文化地标。
融合本土特色化产业
让“文化融”提升区域经济新动能
在临平,每天都在上演着一段段器物与文化结缘的佳话,这座曾是“杭州制造”代名词的城市,也正在续写着与文化的美妙情缘。
在位于临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杭州朱炳仁铜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朱炳仁的儿子朱军岷望着里面散发着悠悠光泽的铜器,回忆起了那段岁月绵长的过往:他们在改革开放后重拾制铜技术,让曾淹没于岁月烟云中的铜技艺重新焕发光彩,在新时代以更鲜活的形态在年轻群体中备受追捧。
在器物中触摸到时代的痕迹,让本身冷冰冰的制造有了时光的厚重和情感的温度,这是制造业在这个文化创意时代的一种新成长方式。作为一家集传统工艺、现代科技、创意开发、生产制造、展示销售、文化旅游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朱炳仁·铜在传统制造技术中融入文化元素,积极探索布局新消费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的跨越式攀升。
细看朱炳仁·铜的发展“秘籍”,它已经不止步于简单的“文化+”理念,而是实现了向“文化融”发展的转型升级。近年来,朱炳仁·铜坚持挖掘铜文化内涵,通过IP合作、联名开发等形式,借助铜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不断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技术基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丰富传播手段和途径。比如企业推出了线上数字博物馆,通过音频讲解、实境模拟、立体展现等多种形式技术手段,将铜雕艺术博物馆搬到网上,让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观赏珍贵展品。
“‘文化融’制造业不仅让高附加值产品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将为地区制造业的优化提升持续赋能。”临平文创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不断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等来促进文化价值有效转化,使文化创意成为推动临平发展的重要引擎。”
今天,临平一直在赓续传承千年文脉,让过去安身立命的制造业攀登上另一个发展的高峰,也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寻找一种更为长久的方式。坐拥深厚文化底蕴,继承“数智”基因,临平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文化制造、时尚设计等领域逐步发展成为全区文化产业的特色亮点,一批标杆文化及极具潜力的企业,如朱炳仁·铜、楠宋瓷业、臻元休闲、晚峰积木等,也已脱颖而出。
文化创意赋能传统制造的蝶变之路道阻且长,让古老文化在新兴产业中获得热烈的新生,这是每个中国人根植于血脉中的使命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