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党史学习教育
锚定新方位 聚力生态圈 奋力谱写杭州工信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2-12-16 13:44:06

杭州日报讯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钱塘潮涌,蒸腾澎湃。今年以来,杭州在推动工信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频频发力,打开了产业发展的新格局:由市领导担任五大产业生态圈的产业链“链长”,统筹、协调全市各项资源;实施畅循环稳工业攻坚行动,多措并举畅通产业链供应链;推进稳企业强主体攻坚行动,打出降本减负组合拳,构建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新局面;加速推进数字化改革,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未来工厂”蔚然成风……

杭州市经信局数据显示,1-10月,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489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8%和8.3%;工业投资增长28.7%,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5.1%,增速全省第四,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733亿元,占GDP比重达27.4%,较上半年提升0.2个百分点。

抢占发展先机、勇攀产业高峰,催人奋进的号角之下,杭州奋楫扬帆,笃定前行。

把舵定向,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

在滨江区,总投资10亿元的泰格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及配套设施项目于11月开工建设;在西湖区,万泰生物重组疫苗生产基地项目有序推进;在钱塘区,天境生物产业化项目二期处于外立面装修阶段……今年,杭州生物医药领域一批规模大、带动强、效益好的项目加速推进,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不止是生物医药,在智能物联、高端装备等领域,同样活力奔涌。今年,杭州全市域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提出打造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由市领导担任产业生态圈“链长”,统筹推进产业链整体提升。

明目标、建专班,聚合力、齐推进,全市上下锚定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目标,绘制产业链图谱,动态摸排“招商清单”“创新清单”“项目清单”;制定出台智能物联、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生物医药等“高含金量”产业政策;印发产业链“链主”企业认定暂行办法,发挥“链长+链主”协同作用,合力做大做强产业生态圈。

备受关注的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链长”,将着力打造以视觉智能为引领,云计算、大数据、高端软件和人工智能、网络通信、集成电路、智能仪表等为重点的产业链群。

对于“智能物联”,杭州的目标是要在2025年实现全市智能物联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将杭州打造成为智能物联卓越城市。

谋定而快动。作为构建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生态的标志性成果,11月10日,“中国视谷”新闻发布会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隆重举办,“中国视谷”建设正式纳入工信部与浙江省新一轮整体合作协议,将推动杭州实现“数字安防-视觉智能-智能物联”的产业跃迁。

“链”上发力,畅通产业链供应链

9月,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在杭州举行。这场重磅活动落点钱塘江畔,与杭州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方面的显著成效相得益彰。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工业企业遇到了较大范围物流阻断、停工停产和上下游被动减产等挑战,产业链及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受到冲击。

畅链,就是打通产业链的“生命线”。对此,市经信局牵头推进畅循环稳工业攻坚行动,加强保障力度、提高服务温度、提升举措精度,“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典型做法得到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通报表扬。

依托“产业一链通”应用,杭州加强对产业链链主企业和关键核心企业生产急需物资的运输保障力度,以“一诉求一协调”解决断链风险。据统计,已协调解决松下家用电器、新华三等254家企业274条运输保障和复工复产诉求。

围绕“强链、补链、固链、延链”,杭州还聚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数字安防等标志性产业链推出一系列专项对接活动,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精准对接,助力打通产业链上的技术断层、断点。

截至目前,杭州共举办36场“百场万企”产业链对接会,累计参加企业3033家,对接订单额度220亿元,融资362亿元。

优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由之路。今年,杭州还入选了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根据试点建设方案,杭州将通过重点建设协同创新和稳定配套联合体,探索产业链供应链生态机制,以及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和政策保障支持等举措,在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方面探路先行。

稳企助企,推动经济稳进提质

“鼓励软件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最高可获1000万元补助!”“鼓励关键软件产品开发和首购首用,单个产品最高补助2000万元……”10月底,思看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行政人员收到两条由市经信局推送的信息,内容是针对新出台的软件产业扶持政策的精细化解读。

从以往的“企业找政策”,到如今的“政策找企业”,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市经信局创新政策宣贯思路,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精准匹配政策内容和企业需求,实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的精准直达,帮助企业第一时间了解政策、享受政策。

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平台,是杭州政府部门精准服务企业的一个缩影。为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稳进提质,市经信局牵头推进全市稳企业强主体攻坚行动,将服务企业工作再强化、再升级。今年6月,一支特别的队伍集结出发,他们是全市“千名干部助千企”精准服务活动中的助企服务员。

惠企政策帮享、企业诉求帮解、防疫工作指导、安全生产督促,市县乡三级3587名助企服务员带着服务重点,关注企业的急愁难盼问题,累计走访服务企业6489家、22411家次,收集问题13119个,办结12970个,办结率达98.86%。

企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稳经济首先要稳住企业主体。杭州全面落实国家、省政府各项减负降本政策,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今年以来,共为企业减负降本共计890亿元。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深入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提前100%完成清偿工作。

除此以外,杭州积极引导推动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开辟发展新赛道。5月,《杭州市加快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行动计划》印发,提出构建“万千百”梯次发展的“专精特新”优质中小企业群体。

从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到鲲鹏企业、雄鹰企业,再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杭州梯次渐进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正在不断完善。

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34家,总量位列全国城市第五;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8家,位列全国城市第六;省级“雄鹰”企业32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5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2家,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数字赋能,重塑产业竞争力

杭州市域地图上,分布着红黄绿三色小点,点击“项目智管”,可以一图显示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情况……在市经信局建设的杭州投资项目管理平台(工业部分)上,项目信息及建设进度一目了然。

据介绍,该平台目前在线纳管总投资500万元(含)以上项目1100余个。对于进度滞后项目,平台会自动预警督办。而企业通过平台,也能便捷地反映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政府部门协调解决。今年,该平台被评为市本级唯一一个全省数字经济系统地方特色应用。

不局限于重大场景的开发应用,在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系统建设过程中,市经信局坚持以“数字化重塑和提升一二三产竞争力”为目标,以数字化改革的思维,推动数字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凭借多年在产业数字化领域的探索实践,杭州“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荣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在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正在全面铺开,“未来工厂”的建设蔚然成风。走进紫光股份未来工厂,在企业自主研发的行业首创全自动服务器主板组装线上,几千个细小零部件在极短时间内快速组合,让人均产出提升5倍,作业人员减少60%。

从“机器换人”“工厂物联网”到“企业上云”“工业互联网”,再到建设“未来工厂”,杭州大力实施“互联网+制造”,引领产业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施“机器换人”项目5875个、工厂物联网项目1714个。

今年,浙江中控、顾家家居、紫光恒越3家企业被新认定为省级“未来工厂”,杭州的省级“未来工厂”总量达到14家,继续领跑全省;评定市级“未来工厂”48家,还有593家正在培育中。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蔡杨洋 舒俊   编辑:李佳萌
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