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早上出门,有没有觉得阳光很好,但依然冷得冻手冻脚?
天冷了。昨天,一股冷空气抵达杭州,主城区最低气温降至1.3℃,相比前天下跌4.7℃,这次的冷空气不携风带雨,阳光依旧,大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晴,但冷。
今天依然是类似的天气,晴到多云,早晨最低气温2℃,白天最高8℃,尤其是早上,感觉会比较冷,出门记得穿厚点。
早上起来发现:结霜了
昨天一早,就有橙友发现:杭州结霜了。橙友“中国结”在橙友圈发帖,晒出了绿草地上白茫茫的结霜照。橙友“红红”也说,“楼顶的霜好白呀,花草蔬菜都结了厚厚一层。”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冬天出现“霜”和“雪”的时候,往往表明天气已经足够寒冷了。不过,这两种天气现象发生时,冷的感受也有所不同的,在晴朗少云的夜间,当外界气温足够低,地面上的物体温度降到0℃以下时,在微风的作用下,空气就会缓慢地流过冰冷物体的表面,此时多余的水汽就会在物体表面凝化成冰晶,这就是霜,随着白天气温的升高,霜也就随之融化消失了,因此霜前比霜后感觉更冷。雪天不同,下雪之后,积雪一边会反射来自太阳的热辐射,一边又会融化吸收很多热量,因此感觉上也会比雪前更冷一些,所以有句话叫“下雪不冷,化雪冷”。
另外,都说“霜打雪压青菜甜”,这是因为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每当气温下降时,一些十字花科的蔬菜,比如白菜、卷心菜等等,为了防止自己的细胞被冻坏而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将体内的淀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转变为葡萄糖,吃起来就有了淡淡的甜味。
昨天杭州结霜,只是冷空气先锋部队的小试牛刀。杭州市气象台说,今明两天随着冷高压的继续南下,冰冻线南压至西南到江南一带,杭城最低气温依然只有0-2℃,大家要注意保暖。
一股实力更强的冷空气
正蓄势待发
本周两股冷空气接连影响我国。除了正在影响我们的这股冷空气,接下来还有一股更强的冷空气正蓄势待发。中国天气网说,它将于12月15日至18日影响我国大部,这股冷空气势力更强、影响范围更广,不仅会让北方气温再下一个台阶,还会深入影响华南、云南等地。受其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及南方大部平均气温将下降6-10℃,部分地区超过10℃,并伴有大风天气。
在两股冷空气影响之下,东北、西北、江南、华南等地无论是最高气温还是最低气温,都会出现大范围创下半年新低的情况,比11月底的大寒潮还要冷。
大城市中,广州、南京、济南、银川、太原、哈尔滨等地都将在17日前后集中创下今年下半年来最高气温的最低值,冷空气甚至能翻上高原影响昆明,17日昆明的最高气温会陡降至6℃,单日降幅12℃,如此低的气温在12月中旬也不多见。
最低气温0℃线在18日前后将南压至广西北部、广东北部一带,上海、昆明最低温或跌破冰点;福州、广州跌至5℃以下,均为今年下半年来首次。上海、浙江东部、福建东部和南部、广东东部和南部等地最低气温将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中央气象台将这股强冷空气与前期寒潮过程对比。2022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今冬以来最强寒潮过程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带来剧烈降温、大风沙尘和大范围雨雪天气,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到历史同期第一,对交通、部分地区设施农业等造成不利影响。两次过程相比,此次过程的降温幅度、雨雪范围和强度均不及上一次,但由于近期冷空气活动频繁,此次过程与前期降温影响叠加,持续低温的特征更为显著,气温0℃线更偏南。
杭州将迎来大风
降温和降水
气温下降,早上结霜,正是冷空气带来的影响。昨天,我省气温明显开始步入降温通道,浙北北部已有地区出现0℃以下,昨天早晨7点的气温跟前日同时相比,大部地区都下降了5℃左右。
这还不算完,浙江省气象台说,16日抵达的新一股强冷空气,将会把浙江直接拉入寒冬。16日-17日受高空槽和冷空气影响,我省将有一次弱降水、大风和降温过程,过程降温幅度全省大部8-10℃,局地10℃以上。而且很有可能会打破近十年来12月中旬(11-20日)的最低气温纪录(以杭州为例)。
杭州市气象台预计,本周五(16日)到货的这股冷空气实力强劲,我们将迎来大风、降温和降水天气。由于气温足够低,还可能会有雨雪转换,预计16日平原地区白天阴有雨,夜里转雨夹雪;山区白天阴有雨转雨夹雪或雪,夜里阴有小到中雪。
频繁影响的冷空气,将把杭城的气温吹至冰点以下,预计整个过程的最低气温将出现在18-19日,最低气温平原地区-4℃至-2℃,有冰冻,山区-8℃至-4℃,有严重冰冻。冷空气影响频繁,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增大,请及时添加衣物,注意防寒保暖。
中国伞博物馆全新升级亮相
昨天(12月13日)开始,拱宸桥边的中国伞博物馆正式恢复开放。
全新升级的中国伞博物馆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优化陈列展示效果、提升公众服务空间,为观众提供沉浸式观展氛围、多样化交互体验。
序厅长廊的顶部保留原先红伞造型,过道空间的两边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墙面投影四季变化的江南烟雨景色,地面投影春雨、夏雨、秋叶、冬雪的自然意象视频画面,沉浸式体验感一秒拉满。
伞在古人的生活中十分普遍,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就画有50余把大大小小的伞。改造后的中国伞博物馆,通过多媒体技术,更直观清晰展现古画中的场景,伞的不同种类和用途。与此同时,在大屏两侧增加了触摸查询屏,感兴趣的观众可以通过电子屏,查阅更多历史文献资料。
在古街伞铺场景处,设置了触摸互动设备,关于伞的基本知识都呈现在桌面的显示屏中,大家只需动动手指点一点,便可以与虚拟数字人物伞馆代言人“婳伞”对话,了解更多关于伞的文化知识。来到伞与文化区域,一把亮蓝色的大伞映入眼帘,顶部利用穹顶投影技术展示伞面形状及构造,28根伞骨对应着28个星宿,中间一道落地光束象征着伞柄,在地面采用人体感应技术,呈现闪烁的星宿图案。
伞舞剧场将原有的影院空间扩大,立体环绕播放伞舞视频,展现江南水乡细雨朦胧的秀美景色。大家可以在此区域休憩小坐、欣赏伞舞,感受伞的艺术之美。来到雨巷场景,便可看到别具江南特色的场景设计,伴有多媒体动态的江南雨景,仿佛置身于戴望舒的诗歌《雨巷》,情景相融,动静结合。场景内还提供了油纸伞道具,大家可以撑起油纸伞,扮演诗歌中的“丁香姑娘”。二楼的伞街,复原了18世纪英国街区人们撑伞出行的动态场景及天气的变化,展现了近代英国的伞文化、伞种类以及英国人对伞的喜爱。场景复原中还加入了3D油画,以此提升画面效果的真实性与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