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11月24日,一辆地铁1号线列车从杭州武林广场站出发,一路向东,从此,杭州迈入地铁时代。
地铁刻录着一座城市历史年轮中的脉络走向。10年,投入运营的杭州地铁连起了516公里的纵横交错,公里数在全国位列沪京广蓉之后;而这10年,也是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加快推进的10年。连线成网的地铁,究竟给一座城市带来了什么?我们以杭州为窗口,一探究竟。
图源都市快报
城市走向之变
杭州的第一条地铁,在2007年3月开建。这条地铁1号线的走向,从最开始的“临平到老城区再到萧山城区”,变为“连接主城以及临平、下沙、江南三大副城”,并且线路还延伸至当时较为冷僻的湘湖区块。
第一条地铁线路,最终确定了“人跟线走”的基调,拉开了杭州的“筋骨”。这条线呼应杭州“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发展规划,但由于人口密集区涉及太少,当时遭遇了不少吐槽。如今看来,却很有前瞻性。
在1号线的辅助下,中心城区过载的功能和人口被疏散:下沙新城、湘湖新城、艮北新城迅速崛起,新城与老城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得以加速流动。
1号线所带来的“地铁上盖物业”的TOD模式,也在杭州乃至浙江流行开来。有了绿城杨柳郡“打样”在先,信达中心、西溪欢乐城等项目主动与地铁对接;像杭州西站在规划之初就不再只是交通枢纽,而是一座高铁新城。
按照1号线的铺设逻辑,杭州一改以往“围着西湖摊大饼”的发展模式,改以副城、组团的多中心发展,分流城市中心人口,在周边各处形成新商圈、新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