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在杭州新华书店庆春路店显眼位置,宋韵主题阅读展台前不时有读者驻足、翻阅。“从8月开始,展台循环展示百余种关于宋韵的畅销、常销图书供读者选购。”店长张磊发现,如今对宋韵感兴趣的读者比以前多了。
阅读,是2022宋韵文化节的关键词之一。在即将开幕的主体活动“2022悦读宋韵节”上,“百代标程”展览聚焦宋画、书法、宋刻本、宋代碑帖等古韵,向大众展示宋代文化艺术对后世的影响;由社会各界人士共建的“宋韵书单”,则为读者读懂宋韵的不同剖面做出指引。
如果说,绘画和音乐中的宋韵是艺术,从风雅里来到风雅里去。那么,阅读则是全民乐事,一千本书有一千种通往宋韵的路径。
影视剧加持下的宋朝生活指南古籍《东京梦华录》翻红;《宋宴》端上一份饮食文化“大餐”;《宋潮》展现了一个走在潮流尖端的宋朝;《南宋行暮》聚焦宋光宗、宋宁宗两位知名度并不高的帝王;《陆游的乡村世界》以诗篇展示南宋时期的乡村社会……近年来,“传统文化热”席卷图书出版业,宋文化一直是全国出版行业的热点。从大众到小众,从全面到局部,多维大宋频频出镜。
作者希望以学识传递思想,帮助读者思辨致远。
“宋韵文化绝不等同于包罗万象、良莠并存的两宋文化。我们理解的宋韵文化,特指两宋文化中优秀的文明元素、内在精神和传延至今的文化价值。”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野是《宋韵文化简读》编著者之一。主要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研究人员撰写完成的《宋韵文化简读》,希望读者能够拓展维度,跳出文学艺术、跳出浙江、跳出两宋统治地域及两宋时期,乃至跳出中国看宋韵。
“人们都认为宋高宗是一个腐败无能的皇帝。实事求是地说,我认为宋高宗确实有过失,甚至罪行,但也有功劳。”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南宋史研究中心主任何忠礼说。作为杭州市南宋文化传播大使,他对宋高宗有关史实作了新的发掘阐释。
读者也对那段远去历史的认知渐渐清晰。
前不久,《在田野看见宋朝》出版。这部文史随笔包含着14位学者行走田野时面对历史遗迹遗物生发的思考与讨论。1996年出生的奚静是书的编辑,在遇到这本“访宋指南”之前对宋韵之韵大多囹圄在典籍和文物里。
“其实,宋朝也可以是今人日常生活的现场。”通过编辑书籍,她从田野中发现历史,穿越古今。“比如,读了书我才知道,逛街会路过的庆春路的‘红楼’(杭州城市建设陈列馆),原本是岳飞的府邸,后来改建为国子监、太学;苏州有条47路公交车穿过的路线,是宋朝苏州人的生活主干道。”阅读让她拨开历史的尘土,和千年宋韵走得更近。
出版方则承担着发现优秀文化、引导阅读方向的使命。
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一年来,从日常工具《宋朝的365天:宋韵日历》到学术要籍《国家图书馆宋元善本图录》,从文史随笔《德寿宫八百年》到历史小说《天圣令》……宋韵浙版好书屡屡上新。过去与未来,浙江宋韵出版如何找准定位,保质出新?
“我们古籍社姓‘浙’,挖掘好宋韵是使命。有些书籍即便出版周期长、经济耗费大,也要有长远眼光地做下去。”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长王旭斌认为,浙江宋韵出版应当树起“野心”——“立足浙江、面向中国、放眼国际”,让浙江“做全国宋学出版重镇”。
2020年8月,浙江古籍出版社联合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启动了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之一“宋学研究丛书”项目,计划用10年时间,请全球学者执笔,推出数十至百种学术著作。今年年底,首批由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文学研究科教授平田茂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剑所著的两种著作即将面世。“从前的‘浙江文丛’是文献整理,囊括了不少宋代文献,而‘宋学研究丛书’是由研究宋代方方面面著作组成一个开放性的丛书,将是全国首次系统、权威、全面的宋学研究成果集成。”王旭斌说。
此外,去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启动“两宋浙刻丛刊”项目,计划用10年时间搜遍海内外藏品,分10辑影印出版两宋浙刻善本38种408卷,以弥补“浙江没有浙刻本”的遗憾。目前,第一辑第一种国家图书馆馆藏南宋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本《唐女郎鱼玄机诗》已率先发行。宋刻本一叶千金。在王旭斌看来,宋刻本校勘要求高、纸张质量好、刻工技艺精,和宋画一样都是宋文化高峰。
以书为媒,宋韵风景横看成岭侧成峰,正以各种姿态浸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