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作为区域经济的“晴雨表”,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历来是地方经济实力和活跃度的重要指标。带着“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的使命,余杭将打造资本市场“余杭板块”这一任务,摆到了更重要的位置。
抢抓资本市场改革重大机遇,深入落实“凤凰行动”计划,持续推进服务体系、政策生态、管理机制创新,鼓励和引导区内企业通过上市做大做强……打造资本市场“余杭板块”,余杭的谋篇与实践铿锵有力、卓有成效。
截至目前,余杭区共有上市企业28家,今年以来新增上市6家,新增数位列全市各区、县(市)第一。另有1家企业已通过发审会审核,4家企业正在排队审核中,19家企业正在接受浙江证监局辅导,300家后备企业进入动态培育,资本市场“余杭板块”初具规模。
视线拉远,上市培育“余杭模式”也初露锋芒。今年5月,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片区举行2022年第一批改革试点经验评审会,进一步加强杭州片区改革试点经验和制度创新评估推广。余杭区发改局(金融办)展示汇报的企业上市培育体制机制创新案例获评市级优秀改革试点经验。
拥抱资本市场,余杭蹄疾步稳、一往无前。
全域联动 深化协同服务
丰硕上市成果的取得,与持续有力的多方推动、协调服务密不可分。
一直以来,余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企业上市等工作。余杭设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推进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区领导“点对点”服务制度。同时,在每个镇街、平台设立“上市服务专班”,建立“定责”落实、“定点”联系、“定员”对接、“定向”辅导、“定制”服务的企业上市协调服务制度,构建“专员-专班-联席会议-上市领导小组”管理体系,协调解决企业上市各类问题。
如果说在纵向上的贯通,是为了让服务垂直下沉、快速直达,减少服务能力与需求之间的错配,那么横向上的联通,则能给企业办事通行提供更多便利,减少企业发展之路上的制度阻碍。
在具体做法上,余杭一方面创新上市培育企业“通行证”制度,为上市培育企业颁发办事审批“通行证”,通过直通式、定制式、特办式等方法实现加急办理;另一方面,对涉及多部门、多主体的权证办理、合规证明、募投项目等难题,实行“见证集办”,集中相关部门统筹协调推进,为企业加快上市创造条件。例如今年上半年,余杭就帮助辖区一家乳制品行业上市培育企业协调解决开具合规证明等市、区两级问题34个,助其在6月底前通过辅导验收并递交上市申请材料。
企业上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加强内外互通,才能让市场对接实现零偏差。就在半个多月前,余杭区人民政府与浙江证监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综合管理和监管部门专业优势,围绕强化实体经济服务、加强金融监管、防控资本市场风险等方面,进一步健全联系协作机制,密切工作沟通和人才交流,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余杭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注入更大推动力。
多年来,通过与浙江证监局、上交所、深交所等资本市场主管部门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发挥上交所、深交所资本市场杭州基地优势,建立交易所、企业双向走访机制,余杭持续加强拟上市企业与交易所的直接联系和沟通,组织企业实地感受上市成效。
曾有余杭企业家感叹说:“很多企业家如果不学习,是不会奔着上市发展的,企业内部也不会架构起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但是,通过区里的引导,让企业家们看到了目标,看到了希望,在竞争中促进共同进步。”
正是通过不断地“引进来”和“走出去”,造就了余杭企业强烈的资本意识,在辖区内形成浓厚的上市氛围,企业转型升级的道路越走越宽。
全程保障 加强资源配置
上市之路,道阻且长。每一个环节,都有着不一样的挑战。要化难为易、快速通关,余杭抛出的“大招”是:超前服务、全程保障,推进各类资源要素得到最优配置,助力企业加快上市步伐。
针对企业上市前期费用较高、企业负担较重等问题,余杭转变以往企业上市后予以一次性奖励的方式,在全省首创上市分段奖励机制,按签订三方协议、完成股改、申请受理、上市融资等4个阶段对拟上市企业给予最高600万元直接奖励,股改费用补助上不封顶。同时,将兑现周期从“年度兑现”优化为“季度兑现”,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余杭区发改局(金融办)已下达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扶持资金近7500万元。
“金融血脉”打通了,“专业辅助”也不能少。为了在专业层面给拟上市企业加强“配备”,余杭建立了“中介机构+金融专家”双智库,整合国内外优质券商、律所、会所以及上市企业董秘、投资机构专家等资源,为企业提供上市资源培育、投融资渠道对接、上市培训辅导、路演推介展示等综合服务。根据统计,今年以来,余杭已多次举办招商拟上市企业座谈会、拟上市公司财税政策培训班、拟上市企业环保知识专题培训会等专题活动,覆盖重点企业90家次。
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成功上市融资的企业,又将面临募投项目落地的难题。项目落在哪里?多久能落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用地问题。针对于此,余杭超前谋划,在企业上市之前就着手做好供地保障,让上市培育企业没有后顾之忧、轻松“赶考”。
“针对拟上市公司募投项目的落地难题,我们建立了募投项目用地保障机制,优化保障企业上市用地需求,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办理核准预审。对上市培育企业所在镇街无法满足上市募投项目用地的,由区内重点产业平台优先安排,实现应保尽保。”余杭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余杭未来科技城的威呢斯地块,有一个总工业用地面积达275亩、规划建筑面积51.84万平方米的地块,正在积极筹划打造“上市企业创新园”。
该地块北接闲兴路、东接闲林路,南面通过闲富路与留和路相接,位于闲林工业园区内,为原杭州诺贝尔陶瓷有限公司威呢斯厂区。自诺贝尔陶瓷整体搬迁后,2020年未来科技城对该地块进行了收储,筹划打造“未来科技城上市企业创新园”。
据了解,该创新园将聚焦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相融合,承接未来科技城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产业溢出,重点发展智能硬件研发设计、产业化和智能制造,为上市企业募投项目发展空间做好保障。
全景管理 强化数字赋能
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在之江大地上,数字化改革风起云涌,数字技术的赋能对象无所不及,上市培育工作自然也紧跟技术潮流。
“叮——”11月的一天,余杭区政府企业服务人员的手机上,收到了最新入围区后备培育库企业的短信通知。他随即安排时间准备实地走访这家企业。在得知企业憧憬上市但又缺乏辅助资源时,政府企业服务人员当场打开了“余杭上市一点通”。
“这是你们企业评价模型分析结果。”短短几秒,企业的“体检报告”就出炉了。通过系统演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企业规模、财务、创新等六个维度现状,为企业负责人指明了方向。
上述场景来自“上市一点通”演示视频的其中一个片段。视频里,借助“上市一点通”企业端,企业负责人还可在公司业务遇到瓶颈时反馈和咨询问题,及时获悉企业培育阶段动态提升信息,进行拟上市前预审评价分析,查找上市审核问询库的案例,对接适合的中介机构等等。可以说,与企业上市有关的信息与服务,几乎都能在“上市一点通”里快捷获取。
今年3月,余杭数字化应用场景“上市一点通”正式上线。据了解,该平台整体由可视化驾驶舱、PC端、移动端三部分组成,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构建起余杭培育企业动态五色库,为政府与企业提供合规评测、上市辅导、新兴产业赋能,区域全景展示平台培育分布、中介机构排名、政企沟通、培育政策、投融资对接、上市路径推荐等多维度上市培育全过程服务。
“我们改变以往线下上市服务模式,依托‘上市一点通’建立‘线上+线下’上市服务新模式,结合企业上市赛道、所处阶段和优劣势,对企业进行动态培育。针对拟上市企业,我们持续开展辅导培训和培育服务,创建兼顾企业上市培育和产业规划布局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全链条服务。”余杭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有了数字技术的加持,余杭在上市培育的服务保障上更精心了。除此以外,为了让企业筛选更精细,让模式研判更精准,余杭也在这些场景中引入高科技“利器”。
在筛选机制上,余杭一改以往靠人工经验判断的方法,按照企业规模、稳定、成长、财务、履约、创新等六大维度,形成一套企业筛选标准,并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已有产业和拟发展产业进行精准定位,基于全量企业库,依托“培育评价筛选模型”,发现和筛选优质企业并形成精准画像,列入上市后备培育清单。
在研判模式上,余杭基于多层次资本市场各板块的特点和属性,以及拟上市板块定位及监管要求,对标各板块已上市公司,分析评估辅导前的成长路径及历史表现相似度,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依托“上市预审评测模型”对后备企业进行智能评估,精准研判备选企业的最优赛道、所处阶段和优劣势等。
上市培育工作在数字力量的超强助攻下,正不断力推资本市场“余杭板块”向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