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双浦气温凉爽,微风把稻穗掀起层层金浪。
“小锣敲响邻街,乡村振兴肩碰肩。农业农村要发展,绿水青山不能忘。”西湖区双浦镇老沙社区一块稻田上的空地,成了朱志林忘情演绎的小锣书舞台。田边小路上码放的五十张小板凳座无虚席,村民们饶有兴致地听着这场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艺术宣讲。
小锣书,这种广泛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民间曲艺形式因方言亲切、语调诙谐,深受百姓喜爱。“什么都能唱,关键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唱进百姓的心里。”70岁的朱志林是土生土长的双浦人,几十年越剧表演经验的积淀让他唱的小锣书格外好听,“艺术来自生活,我要把这些年家乡变化大,乡村新风貌唱给百姓听。”环境整治成效好、群众文化活动多、制定村约讲文明,乡村的点滴变化都被他写进了唱词里。“喜欢听老朱唱,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浅出,结合的都是身边事,我们有感触。”老沙社区居民郑建龙说。
除了小锣书宣讲团以外,“浦雁”书记宣讲团、“浦韵青年说”宣讲团、劳模宣讲团纷纷走进双浦的乡野田间,用一个个生动案例谈乡村振兴,用一次次亲身体验聊生活变化,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生动演绎给百姓听,让宣讲在基层走深走实。
谈起老沙社区的变化,该社区党委书记黄华一时滔滔不绝,“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离不开在激活村集体经济活力上不断用功。”原来,近年来老沙社区通过“一事一议”项目,争取到省市区对改造项目50%的资金支持,完成了辖区两幢旧房改造。一幢成了7层高、占地约1万平方米的蓝领公寓,通过整体出租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68万元创收;另一幢打造的老沙创意产业园今年年初完成新一轮招商,成了本地小有名气的文化产业集聚区。黄华告诉村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今年以来社区还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引进精品草莓园种植产业,提升土地经济效益,加上两个旧改项目能累计增收约300万元。
这样的共富景象不止发生在老沙社区,而是在双浦这片美丽的土地上遍地开花。“清风山房、复古咖啡馆成为游客打卡新坐标;西湖莼菜、蓝城农业园成为双浦特色新产业;农旅文创、数字治理成为未来乡村新号角……”对“浦韵青年说”宣讲代表刘芳芳来说,自己在党建办工作的两年里,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双浦“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的蜕变——“一湖五村”共富产业带、“红谱浦”乡村共富体、智联未来示范区不断成型,81平方公里的诗意双浦彰显着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她表示,立志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决心扎根乡村做名地道的“新双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