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党史学习教育
杭州要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城市之窗
发布时间:2022-10-25 11:20:32

56个民族齐居杭州

这扇“重要窗户”如何打造?关乎每一个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

民族团结,则国家久安。杭州是多民族和谐共居之城,56个民族成分齐全,站在时代的交汇点上,杭州如何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将民族工作主线落到实际?

近日,我们专访了杭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邵根松,为杭州民族工作的过去、现在、未来画像。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邵根松说,在“十四五”时期,为扎实推进全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杭州将积极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城市之窗。

一扇窗的背后,是一座城的故事。杭州将通过四个方面的具体举措,来打造这扇“重要之窗”。

他说:“一是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走在前、作表率。”

在这方面,杭州将着重推动2022年“之江同心·石榴红”在全市各区、县(市)覆盖,到2025年实现各街道、乡(镇)全覆盖。

“之江同心·石榴红”是各族人民交往交流的温馨港湾。

今年开通的56路“民族团结号”公交专线,融入 “红石榴”“红飘带”“各族同胞剪影”等元素,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理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中。

馕,是新疆地区的“面包”。转塘“石榴籽家园”为一对维吾尔族夫妻的馕,找到了西湖龙井茶、西泠印社印章、畲族香包的绝佳搭配,创作了“茶馕香印”品牌故事。简简单单一张馕,在两地多民族的协同合作下,走出了国门,登上了8个海外媒体。

实现民族乡村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杭州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在实现民族乡村共同富裕中走在前、作表率。

杭州有1个民族乡——桐庐县莪山畲族乡,19个民族村。过去十年,莪山畲族乡财政总收入从1597万元跃升至563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0561元提升至38284元。

一个个杭州故事表明,带富民族乡村,促进民族共富有多种途径。莪山畲族乡融合各族群众智慧,突出茶文化,打造了“畲红”牌红茶,令原本卖不上价格的普通茶叶,变成了帮助当地致富的“金叶子”。

来自新疆阿克苏的麦尔丹·吐尔,在杭州一个月内就取得了美发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她的浙江花都美容美发培训学校在34年内,培养了超过2000名少数民族学员,用一把小剪刀、一支小眉笔传授共富经。

萧山一家知名酒店的老板,曾想把酒店开到贵州省从江县,结果发现那里没有市场,怎么办?他想了个办法,把酒店开在杭州,但是员工是从江县招来的,酒店招牌菜也有从江当地的美食,通过农产品帮销、提供就业岗位、分红利润,持续为从江“输血造血”。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近年来,流动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比如杭州。邵根松说,让少数民族更好地留杭、融杭,就需要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走在前、作表率。

杭州有一项“少数民族融入城市生活计划”,1000多名外来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在杭州免费获得了劳动技能培训,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对很多初入杭州的少数民族而言,语言是他们找工作的第一关。在杭州某电器公司,有很多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员工,他们刚进企业就享受到了免费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好政策,从“听说读写”各方面学会了普通话。

推动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

打造“重要窗口”还有一项重要内容,那就是在推动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中走在前、作表率。

杭州正在加快建设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系统,将建成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应急处置、便民服务、交流合作于一体的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单位是一座城市中,团结凝聚各族人民的阵地。杭州正打造“杭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馆”,哪里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资源、有怎样的资源,都可以实现“一馆”通览。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凌姝文 通讯员 雷俊峰   编辑:李佳萌
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