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党史学习教育 > 体会感悟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发布时间:2022-09-19 09:49:04

现代化既是文明发展程度的体现,也是近代以来的世界性潮流、全人类的共同梦想,更寄托着几代中国人对美好社会的期许。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教材,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理论和实践上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创新性突破。

认真学习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能够让我们从领导力量上、奋斗目标上、总体方略上、路径方式上、外部保障上等方面,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论述的理解和认识。

在领导力量上,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集中统一领导。一方面,要把党和人民事业——中国式现代化长长久久推进下去,必须心怀“国之大者”,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另一方面,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弦易帜的邪路,必须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全面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

在奋斗目标上,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实现方方面面都要强起来。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中牢牢掌握历史主动,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人民至上作为核心理念,铭记和践行“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一理念,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就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注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在共同富裕领域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在总体方略上,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强化顶层设计、重点部署战略任务与重大举措。要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确立“两步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新征程的战略安排与步骤。

在路径方式上,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内生出来的,这条道路既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也适合改革开放、切合中国的实际;还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源头、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把“中国特色”转换为“中国式”。中国式现代化以“并联式”的过程叠加发展实现成功崛起,而非西方所走的“串联式”发展过程,既摆脱了西方的制度框架和政治模式,又摆脱了依附发展、梯度进化的宿命,完全可以说是一种既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又超越了西方式现代性文明形态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正在大踏步追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在外部保障上,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的是通过暴力掠夺殖民地获得“第一桶金”而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是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的现代化,是通过建立帝国式强权秩序来实现现代化的。而中国式现代化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坚持正确义利观,主张构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大同型共存秩序,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强调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注入新动力,更加强调参与全球治理,以求“以中国发展贡献于世界”,促进合作共赢,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超越了“文明优越论”“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顺应世界和平发展的主潮流,符合世界人类文明进步的总要求。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出现,使现代化从“单选题”变成了“多选题”。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不断创新突破,给世界上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后发国家,提供了走向现代化、赶上现代化的全新选择。

(作者系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付文科   编辑:李佳萌
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