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图为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风貌。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实现途径,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发展。
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成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落后就要挨打,从那时起,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从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都是想使中国实现现代化。但是,无论封建买办的现代化还是新兴资产阶级的现代化,都成为镜花水月,化为泡影。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后,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在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后,又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尽快地使我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从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到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搞“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我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曾经走过弯路,有过曲折和教训。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必须要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应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地改,不应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相反还需要坚定地坚持下去。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等方面必须毫不动摇。我们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更加注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科技创新方面更加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继续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我们的现代化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例如实现现代化必须要依靠科技创新、必须跟上工业革命的潮流等,但是中国式现代化又有适合中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从世界范围来看,到目前为止,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总人口也只有大约10亿。而中国共产党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中国式现代化是要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不要穷的越穷、富的越富、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要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不是要成为物质富足、精神贫乏的暴发户,而是在物质和精神上共同富裕,在科技和文化上共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西方有些国家曾经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也有过这方面的教训,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不是靠当海盗或去海外殖民地掠夺别国财产来搞本国的现代化,而是靠中国人自己的勤劳智慧和汗水拼出来、干出来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既没有照搬西方现代化的老路,也没有重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道路,而是结合中国国情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这让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找到了一条可学习可借鉴的道路。这充分说明,搞现代化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
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
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明确阶段性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也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956年,毛泽东就提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连续几十年持续不断地制订中长期计划和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了“党中央提出规划建议、政府编制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审议批准”的国家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机制。
1987年春天,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时提出了中国未来发展“三步走”的想法。1987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提出了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即: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并阐述了“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生动形象表达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2013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将这两个时间段奋斗目标的表述进行科学概括,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分两个阶段安排的战略目标: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安排将“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前了15年,并且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加进了“美丽”二字,增加了生态文明的内涵。
新发展阶段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是我们进入新发展阶段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特别是在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之后,承担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勇毅前行、开创新局的历史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时,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大势,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时,我们要把握和运用好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提升我们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解决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伟大自我革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制度体系中的根本领导制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最为重要的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是因为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分析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只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行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才能变成美好现实。
打铁必须自身硬,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首先就要把党自身建设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我们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我们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也是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总结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入推进管党治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作者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