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 焦俊
在位于临安的杭氧集团生产车间里,一名工人从一套大型空分设备前走过。记者 李忠 摄
2002年7月18日,一个寻常日子。在杭州,却因为一场史无前例的大会和一次豪掷千金的重奖,而注定被载入史册,经年后依然被津津乐道。
这一天,杭州首次隆重召开全市“工业兴市”大会,集中出台六个支持工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发出了掷地有声的行动宣言,擂响了“工业兴市”的隆隆战鼓。
就是在这场大会上,杭州市委市政府给予冯根生、宗庆后、鲁冠球三位功勋企业家每人300万元奖金,表彰他们为杭州工业发展所作的突出贡献。待遇规格之高,奖励手笔之大,在当年的历史背景下绝无仅有,一时间轰动全国。
“三巨头”并肩而立的身影,犹如迎风挥舞的红旗,又似时代精神的图腾,标示着杭州工业砥砺前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如果说数字经济是杭州产业腾飞的“加速器”,那么工业经济则是杭州产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压舱石”。它坚实如磐、坚挺如松,牵引着杭州迈上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通途,穿越风高浪急、云诡波谲的险滩,驶入“双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红色档案
一锤定音
既要“环境立市”也要“工业兴市”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
翻看首次“工业兴市”大会召开当年(2002年)的杭州经济数据可以发现,当时杭州工业总量已占全市GDP的50.9%,还贡献了60%以上的税收,吸纳全市约35%的就业人口,地位举足轻重可见一斑。
然而纵使如此,当时党委政府内部、社会各界对杭州要不要发展工业,依然存在争议。
“杭州是风景旅游城市,有着旖旎的山水风光,因此有人认为在杭州不宜发展工业。这实际上是把工业和旅游对立起来的片面认识,发展旅游不能也不该排斥工业。”当时分管工业的副市长沈坚在一篇署名文章中如此写道,从中不难窥见两方意见的激烈交锋。
彼时的杭州工业,得益于市场化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和企业家群体的奋力开拓,已然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包装造纸等轻工领域积累起先发优势,多种所有制经济也得到不同程度发展。企业家“三驾马车”冯根生、宗庆后、鲁冠球分别从国有企业、校办企业、集体企业起家的传奇创业经历,即是生动例证。
但与此同时,在中国“入世”、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宏观背景下,在萧山余杭撤市设区、市区面积大大拓展的发展实际下,杭州工业产品档次不高、区域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平衡、国际竞争力不强等短板,开始逐步显露出来,并制约着杭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还要不要发展工业?”“要发展怎样的工业?”“如何再造工业发展的新优势?”一连串事关城市前途与命运的叩问,在等待回答。
终于,在2002年2月召开的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杭州一锤定音:正式确立“工业兴市”战略为全市必须着力推进的“五大战略”之一,并提出要在实施“环境立市”战略的同时,大力推进“工业兴市”战略,找准比较优势,打造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与城市性质相吻合的生态工业和绿色工业,在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同时,建设绿色生态工业城市,使工业兴市与环境立市实现良性互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构筑现代化大都市相得益彰。
这是一次思想上的重大突破,在战略抉择的关口定争止纷,揭示了杭州走“工业兴市”之路的势所必然。正如时任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所言:“工业是杭州经济的主要支撑,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推进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兴县立市’之本、财政收入之本、劳动就业之本、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之本。”
2002年7月18日,杭州首次“工业兴市”大会隆重召开,为开启新征程擘画路线图、吹响集结号。此次大会上,杭州重磅出台六项政策,涵盖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技术改造财政资助、突出贡献企业奖励、上市企业培育、国有企业改制、市属工业企业搬迁等不同领域,力图通过多措并举为杭州工业“二次攀登”注入强劲动力。
这些政策对工业的扶持力度之大、措施之实,对先进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奖励力度之大、奖金额之高,是杭州自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当冯根生、宗庆后、鲁冠球三位功勋企业家从市领导手中接过证书和支票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这次大会上重奖的三位企业家是我市工业战线的‘三面红旗’,他们身上体现出了‘奋斗十年添个零’的创业精神、‘小车不倒只管推’的拼搏精神和‘敢立潮头当老大’的争先精神。”市委号召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弘扬这种精神,做创业、拼搏、争先的表率,为实现“工业兴市”目标而努力奋斗。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政企合力,将杭州工业推向“黄金时代”。
一以贯之
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工业兴市”战略指引下的杭州,迎来了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节节攀升的数字折射出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2002年,杭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双双突破2000亿元后,2003年突破3000亿元,2004年超过4000亿元,2005年越过5000亿元大关,2006年又突破6000亿元,到2007年跃升至8000亿元,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大台阶。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从1000亿元提升至3000亿元用了6年时间,而从3000亿元跨越到6000亿元仅用了3年时间。
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中,杭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不断推动“工业兴市”战略迭代升级,为杭州工业这艘巨舰校准航向,确保其在正确航道上行稳致远。
2004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对“工业兴市”战略实施之初确立的“一高一领先”目标进行充实完善,从原先只包含工业经济增幅和总量,扩展到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工业利税、工业经济效益考评等5个方面。
2006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审慎研判杭州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提升发展传统优势工业、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三位一体”方针,进一步回答了杭州“要发展什么工业”的时代命题。
2007年,杭州市委市政府以不破不立、破而后立的决心和气魄,加快推进工业企业布局调整,明确在两年内启动97家城区工业企业搬迁,希冀通过企业搬迁与招商引资、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相结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搬出“一个新天地”。
……
然而,2008年,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无可避免地干扰了杭州工业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外需萎缩、订单锐减等外部冲击叠加工业体系内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让杭州工业发展一度陷入困局。
2009年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杭州工业持续下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2008年同期下降1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2%,出口交货值下降26.9%,企业利润下降12.8%,不少企业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在此背景下,杭州市委市政府当机立断,作出了“主攻工业、决战工业、稳定工业”的决策部署,以超常规举措助力杭州工业转危为机、跨越发展。
2009年5月8日召开的全市“工业兴市”大会上,时任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深刻指出,杭州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重灾区”是工业,当前杭州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在工业,最为困难的是工业,忧中之忧是工业。“杭州工业持续负增长是一种‘综合征’,其中有投入不足的因素、结构不合理的因素、要素制约的因素、生产成本上升的因素,但引发这一‘综合征’的导火索和主要因素是市场萎缩、销售受阻。”
基于这样的研判,杭州市委市政府对症下药、靶向施策,提出以拓市场为当务之急,以促转型为治本之策,以送温暖为有效载体,坚持拓市场、促转型、送温暖“三位一体”、有机融合、整体联动。
在政企携手、共度时艰的那段日子里,杭州相继出台“应对金融危机十条”“拓市场十条”等政策,开展“向万家企业送温暖”、领导干部“七个一”、“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建立重大工业问题两级协调例会制度,实打实、硬碰硬地为企业排忧解难。
通过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努力,到2009年底,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9245.99亿元,比上年增长1.3%,实现转负为正;企业亏损面由一季度的34%下降到年末的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95.99亿元,逆势大增20.8%。
滴水渐积成大海,拳石频移作泰山。对“工业兴市”战略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发展,让杭州经济穿越重重困难险阻,一路破浪前行。
红色寻访
只有沉得下来 才能飞得上去
走进西子航空的企业展厅,你会发现一面密密排布的认证资质展示墙,空客、波音、庞巴迪等国际顶尖航司的认证证书悉数陈列其上。
那些证书背后,是一家杭州工业领军企业的艰辛奋斗史,也是一座城市因工业而兴的茁壮成长史。
西子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王水福当然不会忘记,在12年前,作为唯一的民营企业,西子跻身C919大飞机项目一级机体结构供应商,从而实现了展翅高飞的“关键一跃”。
而就在捷报传来之后的2010年,杭州迎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十周年,市委市政府邀请专家和市民一道评选“工业兴市十年十件大事”。当我们翻看当年的获奖榜单,会发现“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这件大事赫然在列,办成大事的主角正是西子航空。
“西子航空成功梦圆中国大飞机项目,为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贡献力量,这是中国民营企业的荣誉,也是杭州民营企业集团军实力的展示。”参评简介里的那些字句,如今读来依然让人心潮澎湃。
正是在杭州“工业兴市”战略向纵深推进的10年中,王水福和他所掌舵的西子联合控股集团不断向精密制造、高端制造、先进制造的“山头”发起冲锋,攻克无数个技术和工艺的“堡垒”,完成了从制造电梯到制造盾构机,再到制造航空零部件的跨越,搭建了一个形似“工”字的产业体系,成为“杭州制造”的佼佼者。
光阴荏苒,初心未改。置身西子航空生产车间,“刷刷刷”“嘶嘶嘶”的作业声此起彼伏,记者看到,那些可以代表杭州参与国际航空制造竞争的工匠们,如同雕塑师在打磨雕像一样,在制造一个个铆钉、一扇扇舱门,只为一次次冲上云霄时的万无一失。
“今后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高质量、高水平的竞争,西子要在制造上走得更长久,必须继续占领高端制造的制高点。”王水福豪情满怀。
只有沉得下来,才能飞得上去,西子如是,杭州制造亦如是。
斑驳旧影 工业新生
青砖墙、高烟囱、绿皮火车头……穿行在东新路旁的杭氧老厂区,犹如走进一个时光倒流的异度空间,那些斑驳留痕的工业遗存,似乎在拼命将你拉回那段“杭字头”品牌风头无两的峥嵘岁月。
那段岁月里,杭氧、杭锅、杭重机、杭汽轮、杭叉、杭轴、杭玻等兄弟企业,次第分布在东新路沿线,工人们如潮汐般往返于毗邻的工厂区和宿舍区之间,步履中充满了工人阶级的骄傲与自豪。
然而眼前早已腾空的厂房、LOFT风格的装修,又将你推回了现实,那一幕幕场景到底是远去了。自实施“工业兴市”战略以来,杭州加快推动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市区工业企业搬迁,为“退二进三”“优二兴三”创造新空间。
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的原则,一批发展前景良好、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向萧山、余杭、临安、富阳等区县(市)搬迁。杭州金鱼电器集团、杭州电化集团、杭州龙山化工公司、杭州汽车发动机厂等企业先后完成搬迁。截至2013年底,共有142家企业列入市工业企业搬迁计划,各城区拆迁或搬迁的工业企业达400余家。
告别,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临安区东环路99号,杭氧新厂区空分车间内,弧光四射、机声隆隆。自2009年搬迁至此的12年里,杭氧从未停止创新、突破和超越,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已掌握40多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空分设备核心技术,并从空分设备制造延伸到工业气体领域,“牵着奶牛卖牛奶”,将工业气体打造为新的业务增长极。
“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和积累。”杭氧党委书记、董事长蒋明一语道出了企业基业常青的要诀。
我们从斑驳的厂房旧影里,看见了新时代杭州工业化、城市化、数字化、现代化的战略规划和布局,看见了工业经济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