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党史学习教育 > 体会感悟
这也是一种“民呼我为”
发布时间:2021-05-19 08:30:00

“剩下的酸梅汁,我全部买下吧。”近日,西湖区北山街少年宫附近人行道上,年轻妈妈李女士怀抱8个月大的孩子,卖自制酸梅汁。这一幕,刚好被正在巡逻的西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北山中队城管队员方建锋看到。一打听,李女士家里有两个女儿,老公患病,她出来干点事贴补家用。而西湖边不允许随意摆摊卖冷饮,方建锋便买下所有酸梅汁,还给予她免予处罚的决定。这一举动在网上收到无数点赞,大家不仅点赞方建锋“执法有温度”,也点赞这座城市有温情。

而这则温情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因为包括方建锋在内的北山中队的队员们,心中还有牵挂。中队长党晓专程赶赴李女士暂住的临安太湖源镇,代表西湖城管与她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太湖源镇政府也表示,如果有需要,可以就近为李女士寻找工作机会,如果她想继续卖酸梅汁,也会为她提供帮助。

人情和法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经常面对的矛盾和冲突。城市治理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情况、千头万绪的事务,其难度和复杂程度可想而知。但只要秉持人文关怀和创新意识,就有可能理清城市治理的难题。这个例子就是很好的注脚,无证无照经营触碰法律底线和城市安全红线,法治不可动摇、安全必须保障,如何和谐妥善处理矛盾?这需要执法者既要坚持原则,同时还要具备同理心。方建锋做得很好,考虑到年轻妈妈是初次摆摊,且占道经营并未造成严重影响,他便给予了免予处罚的决定,守住了原则,也守住了人性。

温情执法,好处多多。尤其面对弱势群体,更需要一种“亲和式”的文明执法。执法的目的,不是为了凸显执法者的地位,而是在于纠正违法行为,警示违法者,进而起到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作用。不处罚的“罚单”,不严峻而和风细雨的温情执法,依然有其力量。执法者与执法对象间的真情互动,何尝不是一种作风的转变。多一些疏导途径,少一些强制堵截;多一些“亲情提示”,少一些处罚,用一份温暖柔化执法的严峻,共情让城市更温情。

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特别要注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治理过程要刚柔并济、张弛有度。法律是僵硬的冰冷的,我们是否能把执法者的人文温暖,延伸到法律之外?对所有城市治理者来说,这都是一个极高的标准与自我要求,但也是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具体实践。用“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串起社会治理“创新”“精细化”“共建共享”等关键词,才能不避繁琐,不惧矛盾,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彰显法治之本。

当下杭州正在全市开展“民呼我为”主题活动,杭州城管的温情执法以及帮人帮到底的善举,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民呼我为”。民呼我为,首先就是心中有百姓,关心关注百姓的急难愁盼。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评论员 郑莉娜   编辑:吴阳杰
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