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筚路蓝缕铸辉煌——寻访时代传奇新安江水电站
发布时间:2021-05-06 08:30:00

漫画 焦俊

“新安江是我生长的地方/我的家就住在铜官山下/童年时奶奶常对我讲有趣的传说/她说新安江水放过光芒……”这是1957年,一位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工人写的诗歌:《新安江水放光芒》。

不难看出,字里行间,满是那个年代的简单纯粹,以及对新时代灼灼而热烈的深情向往——那一年,29万水库移民离开世代居住的故土;那几年,上万名建设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建德,奉献青春和热血——1960年4月22日,随着第一台机组正式发电,新中国第一座“三自”(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行施工)大型水电站横空出世,不仅大大增加了华东电力能源供应,它谱写的跨世纪的时代传奇也带给人们无尽的精神激励。

红色档案

高峡出平湖

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初期进场施工的场景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工业建设开始起步。

国家对新安江流域水力资源的勘测调查等工作,从1952年就开始了。1954年5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召开会议,确定了新安江水力资源采取一级开发的方案,以满足沪、杭、宁广大地区对能源的迫切需要;7月,国家水力发电建设总局提出新安江水电站坝址、工程规模的建议方案。1955年10月,铜官峡谷被选定为新安江水电站坝址。1956年6月,新安江水电站工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随后半年多的时间里,上万名建设者陆续到达工地。1957年4月,水电站主体工程开工建设。

1958年11月,工程进入全河段施工、两岸坝体全面升高阶段。1959年4月,周恩来总理视察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工地,并题词:“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1960年四五月份,新安江水电站3号、4号两台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相继投产,开始向浙西地区送电。9月,220千伏由新安江经杭州至上海的高压输电线路架通,华东大电网开始形成。1965年12月,新安江水电站全面竣工。1977年10月,最后一台机组投产,电站共装水轮发电机组9台,装机总容量66.25万千瓦。

唯有数据能描写这一工程之浩大:新安江水电站工程总投资45697.4万元,还修建有专用铁路64公里;水电站大坝全长466.5米,高105米,是当时国内第一座百米以上的高坝;新安江水电站上游水库,共淹没贺城、狮城2个县城和49个乡镇、1377个自然村,淹没耕地38.78万亩,淹没85座山,还形成了有1000多座大小岛屿的人工湖——“千岛湖”。淳安、遂安两地人民为此作出了重大奉献和牺牲,累计移民29.15万人……

电站建成发电61年来,已累计发电超过1000亿千瓦时,是华东电网第一调频电厂,为电网调峰、调频、防洪减灾做出了重大贡献;确保了沿江两岸城市供水和工业用水,减轻了下游30万亩农田的洪涝灾害。

红色寻访

新安江往事

1960年4月22日,新安江水电站首台发电机组开机发电

从建德一路向西,循山溯水。群山环绕处,铜官峡谷间,草木郁郁葱葱,鸟雀横行,新中国水电建设史上的丰碑——新安江水电站傲然挺立。

20世纪50年代,华东地区的电力供应极度依赖火电,且严重供应不足,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每当火电厂发生供电事故,便难逃大面积停电的厄运。开发水电,提供能源供应的应急措施,迫在眉睫。

为满足长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上海市工农业生产发展的电力需求,1956年春,国家水利电力工业部提出了提前建设新安江水电站的请求。

然而,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新安江水电站兴建前,浙江省只建设过两个水电站,一个是1950年开工兴建的装机容量为200千瓦的金华湖海塘水电站,一个是1951年开工兴建的装机容量为3万千瓦的黄坛口水电站。突然说要建造一座装机容量66.25万千瓦的水电站,其规模不仅大大超过我国已建、在建的水电站,也超过了被誉为苏联水电里程碑的第聂伯水电站,中国人能否以自己的勘测、设计、施工、制造力量来完成这项任务?大家心里都没底、

然而,当三年后这座被视为新中国水电开发“试金石”的大型水电站真正投入发电的那天,中国人大大方方地向世界宣告了一个字——能!

周总理来到了大坝上

周恩来总理(右一)到新安江水电站工地工棚视察

新安江电厂党委宣传部吕志峰,带着记者走进大坝旁的新安江水电站展览馆,参观记载着最初岁月的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每一张照片、每一件旧物背后,都有一个甚至很多个故事。”吕志峰介绍说。

走进新安江水电站展览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巨幅照片。照片定格的时间是1959年4月9日。

这一天,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临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工地视察——照片中,周总理与水利电力部副部长李锐、新安江水力发电工程党委书记兼局长王醒以及许多工作人员,在工地缆索桥上边走边交谈。

吕志峰告诉记者,周总理选择这个时间来视察工程建设,不仅是来工地了解情况,解决工程遇到的困难,更是带来党中央、毛主席的关怀,给建设者们加油鼓劲。

其实,工程开工后,遇到的困难特别多:1959年2月,左岸堤头的山坡大面积塌方,压住了左岸基坑,打乱了原计划左岸先发电的建设方案;2月中旬,新安江流域遇到了罕见的桃花汛,水位猛涨,洪峰流量达每秒3800m3,上游围堰30米高程以上的木笼全部冲毁……

最大的困难还是水泥——由于水泥供应脱节,大坝浇捣被迫从1958年12月21日起停工,且一停就是半个月。而且水泥不仅数量得不到保证,质量也成问题。工程建设不得不使用各种不够标号的水泥,这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第16坝段就由于水泥质量的问题,不得不把浇好的坝体挖掉重来。

在千难万难、困难重重时,周恩来总理来了。

那天天还未亮,周总理乘坐一辆华沙牌小轿车,从杭州出发直驶新安江。

9时许,小轿车在工地紫金滩办公楼前徐徐停下。周总理虽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仍神采奕奕,由李锐和王醒陪同,到施工现场视察。他迈着矫健的步伐,穿过坎坷山路和曲折梯次的脚手架,登上80米高程的木板平台。

站在木板平台上,周总理举目眺望,整个建设工地呈现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在一排排密密麻麻的竹脚手架上,工人们穿梭如流,忙个不停;长龙阵般的皮带机欢畅地倾吐着砂石料;运送混凝土的机关车欢腾地来回奔跑;门式起重机挥舞巨臂,将一罐罐混凝土吊进坝体,喂入厂房浇筑仓;平仓推土机的哒哒声、振捣器的嗡嗡声、风水电三个系统的机器轰鸣声,汇成优美和谐的交响曲……周恩来一边观看紧张的施工场面,一边仔细地听取工地领导的情况汇报。

总理每到一处,都亲切地同职工握手,向老工人问好,鼓励青年工人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在7个多小时的视察中,周恩来边看边听介绍,高兴地赞扬电站建设者们坚持自力更生建设电站的精神和干劲,并挥毫写下了让新安江人铭记至今的题词:“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的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

“三自精神”:“中国工人了不起”

“周总理的题词,高度概括了新安江水电站的‘三自精神’: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行施工。”

视察水电站建设时,周总理曾来到工地下游江村埠砂石料场,对砂石料的机械化生产很有兴趣。他看了采砂船,又看筛分机,一样样看完后,问着机器是哪个国家造的?当时陪同的王醒回答:“全都是国产。”非常自豪。

“你见过发电厂房建在大坝溢流道下面的吗?我们新安江水电站就是这样的设计。瞧,江面上泛着白色浪花的就是发电后的尾水,泄洪道就建在了厂房顶上。”吕志峰自豪地介绍,这是水电站设计的“绝活”之一:当年上海水力发电勘测设计院在设计中采用坝后式厂房顶溢流布置,同时,厂房顶末端设有差动式挑流鼻坎技术;这样的设计有效消解了水流对河床的冲击,也为我国在峡谷中布置大型水力枢纽开辟了途径。

第二个“绝活”是坝段宽缝设计。新安江水电站的大坝是国内首创的混凝土宽缝重力坝。新安江水电站设计副总工程师潘家铮带领他的团队创造性地将原设计的实体重力坝改为宽缝重力坝:大坝内部有20道宽缝,电站则是叠建在9个泄洪孔下方的。这样的构造可以降低坝基扬压力,在节省大量混凝土的同时,便于人员进入宽缝的空腔对坝体和坝基进行检查和维修。

事实上,类似的“奇思妙想”还有很多:为加快围堰木笼沉放速度,第二工区围堰队队长、“红色潜水员”姚新根创造性地提出了将木笼分爿沉放,再加高加宽的方法,并创造了单日沉放木笼6只的全国纪录;重型机队队长史荣福组织起一支突击队,用起重工称之谓“两步搭”的土设备,仅仅用4个月,完成了外国专家说要8个月才能完成的缆机安装。外国专家竖起大拇指由衷称赞:“中国工人了不起。”……

“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确实,中国的工人了不起。

建设者面前的重重困难,一个个被克服。那时,不论在共和国的哪一个角落,接到调动命令,几乎所有人都是背起铺盖卷就走。在争分夺秒的会战中,没有扯皮踢球,没有讨价还价,有的都是团结支援、共同战斗。

从1956年下半年起,全国各地的建设者陆续赶赴新安江加入这场位于浙西峡谷间的伟大建设。

南下干部王醒正是其中的一位。

“周总理来新安江工地视察的那一年,我六岁。”王醒的女儿王立建看着那张周总理视察的照片,与记者聊起了记忆中的父亲:“跟着父亲来到新安江水电站后,我就很少能见他。父亲担任新安江水力发电工程党委书记兼局长后,更是每天都在工地上和工人同吃同住,只有过年抽空才能和我们吃顿饭。所以,幼年时我对父亲的印象就是:他是工人们的父亲。”

工程建成后,王醒就调离了新安江水电站。1972年春,他回来过一趟。

“他是悄悄回来的,不想惊动别人。”王立建永远记得父亲那天在大坝上的眼神:看着这个伟大工程的从无到有,发电机组日夜不停地发电,风风雨雨一路走来,眼里满是深深的回忆,以及对挥洒过青春的地方和那段岁月的眷恋不舍。

王醒只是众多建设者的一个缩影。

日子虽苦,信念却坚定。那时,云集在工地上的两万多名职工,在新安江两岸、上下游10公里的范围内,摆下了战场。他们中有来自丰满、官厅、模式口、三门峡等水电站的技术干部、工人,有从萧山、义乌、东阳等县赶来的土建工人,还有刚从水电学校毕业的学生。1958年末,新安江水电工程局达到最高职工数20050人。

没有风钻,就挥动18磅榔头,将钢钎扎进岩石,打出一个个炮眼;没有挖土机、汽车,就用畚箕装渣,靠肩膀搬运;没有电灯,就点油灯照明。坚持日夜三班施工,用汗水迅速改变荒山野岭的面貌……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他们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与洪水搏斗,向大自然开战。

水电站就这样在一点一滴一砖一瓦中建起来了。

守着这个电厂,就是守着自己的一份家业

0

2020年7月8日上午9点,新安江水库进行了建成运行61年来的首次9孔全开泄洪。记者 李忠 摄

1960年4月22日,随着工人孟昭森推动控制台把手,蓄势待发的新安江水携雷霆之力,顿时将水轮机冲得嗡嗡作响。伴随着巨大的轰鸣,新安江水电站第一台7.25万千瓦水轮机组投产发电,艰苦卓绝的三年奋战终于迎来了胜利!

不久,华东电网组建。当年9月26日,新安江水电站并入220千伏系统向华东电网送电,解决了杭州、上海等地的用电紧张问题。

至今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曾撑起华东电力半壁江山的新安江水电站,装机容量占比已不到华东电网的1%。

在电厂中央控制室,1998年出生的大学生童欣雨,正熟练地操作着电气设备键盘。她的外公外婆、父母亲都为这个水电站默默工作了一生,如今她接过接力棒,成为第三代水电工了。“像小童这样的几代都在水电站的家庭有好多。水电站就是这样一代人又一代人打下的基础。守着这个电厂,就是守着自己的一份家业。”吕志峰说。

昔日雄伟的电力大坝,如今悄然撑起了绿色发展的新使命——新安江水电站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已成为浙江乃至长三角防洪水、保供水的重要屏障,还造就了千岛湖的“天下第一秀水”,沿江沿湖产业实现了绿色动能转换。

“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广告语全国闻名。“农夫山泉的一个取水口就在我们大坝底下。”吕志峰说。1996年9月,农夫山泉公司在建德千岛湖畔注册成立,1997年4月农夫山泉全国第一家工厂在建德开机生产。

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王祖强说,新安江水电站的建成,反映了我国上世纪50年代水电建设事业发展的水平,并在科研、设计、施工等方面为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从体量上,它无疑是共和国自主设计水电站的“长子”;更重要的是,从规划、勘测、设计到施工以及发电管理,它为国家建设大型水电站积累了宝贵经验,是长江三峡的“试验田”;也为国内多座大中型水电站输入了大量人才,还培养了以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家铮为代表的杰出水电专家。

岁月倏然而过,新安江水电站依然巍峨矗立在铜官峡谷。随着时代发展,水电站的功能在变,但不变的是对一方人民的造福,它见证着一代人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最美岁月,树立起中国水电事业的一座丰碑。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郑晖 审核 英昌东 史料提供 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志办)   编辑:吴阳杰
党史学习教育